海派文化在不断的创新中继续发扬光大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基于众学者对海派文化探究和结论,小编就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了一番整理,主要分为酝酿期、成长时期、兴盛时期、转折时期以及更新成熟时期。通过海派文化的历史发展路线,我们可以看到海派文化秉承创新的精神,将会更加蓬勃发展。希望通过此文,能够让大家对海派文化有更一步的了解,也欢迎大家补充分享。

海派系列| 海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浅析

【酝酿时期】

1843年开埠以前,可以视为是海派文化的酝酿期。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从属于江南文化,并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奠定了海派文化的根基。尽管上海历经近代一百多年沧海桑田的变幻,历尽了繁华与沉寂,吴越文化的底蕴无论是在明末清初形成的上海老城厢、青浦朱家角镇的水乡街巷,或者松江醉白池经典的江南古典园林中都能寻觅到踪迹。

上海老城厢

上海朱家角

吴越文化是一种水之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是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内涵和存在方式为前提的,因此变异性也就成了海派文化的一大特征。上海西联内陆、东濒大海,自建城以来就是一个中原文化、闽粤文化与吴越文化交融汇通之地。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其他文化体现开敞、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清嘉庆年间,上海因其连通南北方和海内外贸易的关键地位而迅速成为颇具规模的通商城市,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商业社会的特点就是开放、多元和随和。吴越文化包容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理念和人际关系,在开埠之后,这些先进的事物迅速被当地人接受,并且与当地的吴越文化融合,形成海派文化。

 

【成长时期】

1843-1898年期间,是海派文化的成长期。特别是19世纪30、40年代,大量自江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成立上海主要的“移民”群体,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开埠以后,西方文明汇入,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成为全国的商业经济中心,中西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下,折射上海移民社会习性和文化性格的海派文化孕育而生。这些移居上海的市民基于语言、习惯、联系网等原因,在居住区域、职业分工等方面就自然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小社区。据《上海小志》“杂记”中记载:北四川路、武昌路、崇明路、天潼路多粤人;广东路、小东门街多闽人;福建路、南市内外咸瓜街多甬人甬号。

携带不同文化“版本”的移民自各地萃集于上海,使上海的语言、饮食、习俗等文化载体呈现出多元化、异质性的特色。上海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结构对海派文化的生成具有极大的催化作用。

 

上海一日游,体验老上海风情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

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上海这个摩登城市不仅有很多时尚、前卫元素,还承载历史和怀旧韵味的景点,这里拥有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经典时尚的购物激情和浓郁商业气息,上海的文化也被称为“海派文化”,这里,交融了各式各样的能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确实应验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分享了这么多期的海派文化,多是“纸上谈兵”,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有实际行动,切身来体验一番上海文化。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条经典的“海派文化”一日游巡游路线,领略上海风情。

我们以城隍庙为起点,外滩为终点。体验美食、感受文化、欣赏它的魅力夜色。

城隍庙>豫园>上海老街>新天地石库门>人民广场>上海博物馆>南京路步行街>外滩

【第一站,城隍庙逛吃逛吃,体验海派风俗,品尝地道海派美食。】

上午9点:乘坐地铁10号线到达豫园站,走1号口出站到城隍庙,游玩城隍庙、豫园、上海老街。

“到上海没有到城隍庙,等于没有到过上海”可见城隍庙对上海的影响和地位。城隍是道教中城市的保护神,相传明永乐年间(15世纪初)上海知县张守约将金山神庙改建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城隍庙。

城隍庙旅游区包含了老城隍庙、豫园及上海老街购物美食小商品等一大块区域,是很多人来上海必游的景点。

“豫园”和“老城隍庙”是明代私人园林与道教道观,需购票游览,其他区域包括九曲桥、湖心亭等地,都是开放性的景点。外步行街行人往来,小吃店琳琅满目,格外热闹。还有商场和老牌金饰店,在这选购上海土特产做伴手礼也是很好的选择。

 

豫园

九曲桥

上海老街,原名方浜中路,西起河南南路,东至人民路,全长825米,一直是连接十六铺(小东门)和城隍庙、豫园地区的人流走廊。由西到东的建筑风格和业态布局展示了老上海从明清向民国直至西洋文化涌入时期的一段历史文化的演变。全街的商业经营以传统特色行业为主流,突出传统民俗文化,营造海派文化氛围。

上海老街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经过装饰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老街两侧恢复了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落地摇杆门等,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西段的房屋外立面仿明清建筑,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黛瓦粉墙,红柱飞檐。

上海老街旁的康家弄,充分刻画了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源远流长,其建筑民宅的风格印证了老上海的风情。蜿蜒曲折的巷子,被人民俗称的“瓦片房”,至今仍有大量的上海本地市民居住于此,由于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建立和规划,该地的旧区改造任务依然艰巨,但又考虑到不能破坏风貌区的架构,故一直被保留至今,来沪旅游的外国朋友和中国人络绎不绝地来到此地,感受一下老上海的真正含义。

对于初访上海的游客而言,城隍庙会是了解上海的第一面窗口,可以全面地领略到上海的历史、建筑、文化、风情,传统,并品尝到地道的上海小吃。

TIPS.

城隍庙门票:10元

开放时间:8:30-16:30

豫园门票:40元,中小学生,1,4米以下儿童每位10元

开放时间:8:30-17:00,16:00停止售票

 

【第二站,新天地,一览海派建筑“石库门”,感受中西文化的碰撞。】

中午:结束一个上午的游玩之后,乘坐地铁10号线抵达新天地站,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上海新天地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

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这里分为北里和南里,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房子组成,有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进驻了富有特色的商户、年轻人喜爱的时装专门店、时尚饰品店等购物商店,成为一个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的文化。

 

TIPS

无需门票

开放时间:全天

  

【第三站,家喻户晓的人民广场,走进老上海1930风情街,“穿越”到20世界30年代的旧上海,一睹海派风采。】

 下午:乘坐地铁10号线大西门站转8号线,人民广场下。开始下午的行程。

 人民广场是上海最大的公共广场,由租界时代“远东最大的跑马厅”改造而成,也是上海的地标。广义上人民广场,主要是开放式的广场、人民公园以及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等建筑组成。

广场地下建有香港名品街和迪美购物中心,还有一条老上海1930风情街,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旧貌。

广场中央是一片喷泉,晚上大约每半小时喷一次水,在各色灯光照射下很美,是个纳凉的好去处。天气暖和的季节,还可以与广场上的鸽子互动。

 

【第四站,接着走进广场旁的“上海博物馆”,来一次上海历史畅游,从老古董、历史文献中了解更多海派故事。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建筑本身外观设计也很有特色,整栋建筑是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传统说法“天圆地方”远处看,就像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陈列面积12000平方米,开设12个专题陈列室,馆藏12万件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少数民族工艺等12个门类。均为罕见珍品。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是当代之冠。

博物馆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场)

 

【第五站,晚饭时间可以步行前往南京路步行街,漫步在街头感受上海的繁华,走进海派老店,寻一寻上世纪的老物件。】

南京路步行街全长1033m, 西起西藏中路,东至河南中路,东西两侧均有一块暗红色大理石石屏,上面是江泽民主席亲笔提写的“南京路步行街”6个大字。国庆50周年时落成这条步行街。是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沿线有不少网红美食店,是一条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代交织的别样魅力的街道。

TIPS.

步行街上观光车,营运时间为8:00-22:30,票价3元

 

【第六站,今天的最后一站,夜晚,从南京路步行至外滩,著名的海派建筑群–“万国建筑博览群”,在灯光、夜色的映衬下愈加充满魅力。在这里你能够真切感受到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优势。】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它上海的风景线。海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无论是远观还是徘徊期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的繁华往事,见证者上海百年沧桑巨变。

一天的行程以外滩如梦如画的夜景结束。

欢迎大家分享游玩心得。

 

上海一日游最优路线攻略 玩转上海经典景点(图)

http://www.mayi.com/all_sengl/t_174206/

http://www.lvyou6.com/article/89136.htm

 

海派油画

中国油画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上海是中国油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期海派油画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油画大家和一批重要的油画作品。今天小编将于大家分享的是海派油画,欢迎补充分享。

【海派油画的形成】

 多元文化因素的渗透和影响-

19世纪末,上海口岸开放,各租界形成,外国商人纷纷来到中国寻求发展。海外文化也随之渗透到本土文化中,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艺术元素,不论是西式建筑、外国人的生活习惯、西方哲学还是电影、出版业等都给画家带来了养料。随着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丰富多彩的艺术元素吸引了各地画家云集沪上,逐渐形成“海上画派”。

西方美术的的引进-

清末,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来中国传教,并带来了西方的油画。当时的徐家汇土山湾创办了由外国画家执教的油画工厂,这便是中国第一个油画学习班。西方的油画由此慢慢被国人所接受。

中国近代美术的摇篮: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圣伊纳爵教堂

民国初年,上海土山湾画馆学生在石膏像写生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油画已经被许多青年接受,在中国油画家李铁夫留学美国的先例影响下,当时众多青年都立志要远渡重洋去学习进修。例如周湘、刘海粟、潘玉良等留学法国;陈抱一、关良等留学日本。

中国油画家  李铁夫

李铁夫《康有为像》

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留学海外的青年美术家的学成归来,聚集上海,组织画会,创办各类美术机构和团体,提倡西洋式的美术教育和创作,为引进西方美术创建了不灭的功勋,也为海派油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0年,周湘(近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来又和刘海粟(画家、美术教育家)合办成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旨在“一方面固当研究欧艺之变迁;一方面更当发掘吾国艺苑固有之宝藏,另辟大道,而为中华之文艺复兴运动也”,开风气之先河。从“土山湾”到“上海美专”,为“海派油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油画艺术运动在上海兴起、兴盛。

1929年,在欧洲考察的刘海粟与张弦(左一)、傅雷(右一)、张韵士(左二)在巴黎美术学院拜访著名画家阿尔培·裴诺。

【海派油画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油画题材生活化-

学成归来的青年美术家们雄心勃勃,为推动传播西方艺术,除了创建学校、机构,他们还时常云集在一起探讨、研究艺术创作并进行了大量创作。这海归美术家将国外绘画的那套表现都市生活的技巧、理念以形式都带了回来。并在将中国的东方审美融合其中,形成了带有中华文化底蕴的西式手法绘作品。海派油画通常以风景、静物、山川、人体、肖像为主,从生活中选取创作题材。比如关良的《山樵》表现了都市化、人性化和生活化的形而上的审美;再比如倪贻德的《夏》也是以手执团扇的城市闺房小姐这样的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入画。

关良 《山樵》

倪贻德 《夏》

表现形式多样化、重写意,保持个性-

20世纪30年代中国绘画风格基本上同欧洲的各画派演变同步,画家们在创作上受立体派、野兽派、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等各种各样风格的影响。同时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影响,使画中又夹如中国文化的韵味。“那时期的油画追求形式美,追求形而上,着重表现写意,突出装饰性。”物体不去精心刻画,而着重体现画面的潇洒、用笔的爽快、意境的体现。刘海粟1936年5月在《国画》月刊上发表文章说:“我的结论是艺术的目的不是照抄实在的外形……艺术的目的要使大众得到美

的陶冶。”

刘海粟六上黄山时所作油画《黄山云海》

他也说:“艺术之表现在尊重个性,个性之不同各如其面。”当时,画家们虽然是常常在一起活动,但是每个人都有在探寻自己的绘画语言,独立思考保持个性,有自己的特色。

吴冠中 《荷花》

徐悲鸿油画 《九方皋》

西方的经典与东方的诗意融合,海派油画让人感觉电压精致,又有传统文人的气息。

 

 

【参考文献】

  1. 黄阿忠,海派油画初探,海派文化精选集[J],2017:325-331
  2. 尚辉,黄阿忠油画的海派艺术特征,美与时代,2016-02
  3. 章德明,王晨,陈翔,罗珺瑛,司徒勇.海派油画的材料分析和修复措施[J].文物修复与研究,2009:284-291.
  4. 卢家华. 海派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启示初探. 名作欣赏. 2013
  5. 海派油画修复与保护,上海大学修复中心,装修情报,2015-03

https://wenku.baidu.com/view/b3cf6f6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b.html?from=search

6.溪柯,中国海派油画的来龙去脉,2018,

http://www.sohu.com/a/259858527_508932

7.光明网,徐悲鸿等创作的海派油画,周六跟龚云表毛时安一起来品,2018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96079347306021312&wfr=spider&for=pc 

8.周湘,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周湘/26841

 

 

海派旗袍制作大师–褚宏生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服饰文化是海派文化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派旗袍”是海派服饰文化中的特色招牌。旗袍从旗人的服饰发展而来,在上海发扬光大。从20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旗袍的发展盛行的时期,而三十年代又可谓是这一段时间的顶峰,“中国时装”的概念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海派旗袍不仅中和了中国北方服饰文化和南方地域特色还加入了西式服饰裁剪和修身效果设计,中西合璧的特点,使之成为服装界的又一经典,被称为“Chinese dress” 。

此前,我们也曾对“海派旗袍” 的发展以及自身特色做过一期介绍,而对于海派旗袍的发展,其背后的手艺人功不可没,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上海旗袍著名制作大师—褚宏生,他被媒体誉为“最后的上海裁缝”和“百年上海旗袍的传奇人物”。让我们跟随大师的经历对海派旗袍文化以及现今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欢迎大家补充分享,共同为海派文化的传承助力。

 

SHANGHAI STYLE | 海派旗袍制作大师—褚宏生

褚宏生1918年出生,上海旗袍著名制作大师。

20世纪30年代,16岁的褚宏生从老家苏州吴江来到上海,拜见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朱顺兴裁缝店”(上海的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485号)的头号裁缝朱汉章。彼时的上海是当之无愧的时尚之都。大街小巷,服装店林立,身着时髦服装的人们穿行其中。“朱顺兴裁缝店”是其中翘楚,朱汉章收有学徒数十人。他们有人从浙江宁波而来,成为后来专做西式服装的“奉帮裁缝”;有人则专做中装,以手工旗袍最为拿手,被称作“本帮裁缝”。

褚宏生就是一位本帮裁缝,80年时间里,他只做一件事—手工旗袍。

 

18岁创新蕾丝旗袍,惊艳了上海】

让褚宏生一举成名的,是为影星胡蝶量身定制的蕾丝旗袍。

电影皇后胡蝶的蕾丝旗袍

1936年,18岁的褚宏生踏进胡蝶的家中,为这位红极一时的女星“量尺”,当时当时,胡蝶刚刚当选《明星日报》评选的最佳电影女演员,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年少褚宏生不拘一格,有很多想法,他更想做一件与众不同的旗袍,因此决定选用法国蕾丝这种进口材料。可师傅不同意,因为蕾丝是白色的半透视的材质,师傅觉得不妥,难登大雅之堂,还把他训了一顿。但褚宏生坚持己见,将蕾丝元素与中国旗袍进行了完美融合,做出了一件融合了中国内敛和西方前卫两种风格的旗袍。结果这件为蝴蝶亲手钩织的旗袍惊艳了整个上海滩,2015年,这身为胡蝶特别定制的蕾丝旗袍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慈善舞会上展出,完成了一次“世纪之行”。

电影皇后“胡蝶”

电影皇后“胡蝶”

 电影皇后胡蝶,成为了褚宏生最好的活广告。一时间,褚宏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旗袍裁缝。在同一时期,褚宏生还曾为宋美龄、王光美、白杨等制作旗袍,杜月笙也是其忠实顾客。“那个时候,很多名人自己没时间量体,就让人送来她们穿过的衣服,让我们比照着做。宋庆龄、宋美龄都是如此,店里也都会保留她们每个人的资料。”褚宏生说。

宋庆龄姐妹旗袍照

除了演员,其他社会名流也喜欢来店里做旗袍。陈香梅(世界著名华人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也来过,她对旗袍的料子要求很高,一定要选择伸缩性好、手感柔软的真丝料。

更多的顾客是普通人,她们经常会拿着月份牌或挂历来到店里,让褚宏生按着上面封面女郎穿的款式做。但不管是名人或者普通人,在裁缝眼里都一样,都是要全心全意招呼的客人。

月份牌

【最绝的手艺是“量体裁衣”】

褚宏生做学徒时有“学三年,做三年”的惯例,即学徒跟着师傅练手工,拿些许零花钱,一做就得6年。6年的学徒生涯,把褚宏生的性子“熨平”了,除了精进手艺,他心无旁骛。

褚宏生被公认最绝的手艺是“量体裁衣”,他的眼睛就是标准,无论顾客高矮胖瘦,一看身形便知尺寸,并做出完美贴身的旗袍。

关于褚宏生的绝活还有这么一个故事,80年前,与褚老同时期拜师学艺的徒弟都出师了,也就是,能做旗袍打样的活了,但师傅朱汉章仍安排褚宏生练手工,特别叮嘱他练好“量体”。褚宏生对此颇有几分嗔怪,找了师傅当面询问。朱汉章的回答令褚宏生感到心安,他说,“量体”是与人沟通的环节,也是做好一件旗袍的先决条件。

“量体对手工旗袍制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是简单用尺子量三围、记数字就行。量体首先要跟顾客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喜好,经常出席的场合,还要观察他们的身体姿态,根据这些给出款式、材料、花色、绣花等建议。”在褚宏生看来,旗袍的精髓就在于对客人准确的把握。这也是为什么手工制作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心,更有质感。因为那是每一个手艺人生命中动人的故事,注入了他的体验和情感,而这种情感能打动的,也只有人和时光。

海派旗袍尤重量体,通常要测量人体的二十多个部位,腰节、腹围、臀围、开衩、袖口、胸围、前胸宽、后胸宽等等,直到今日,这些数字都还是以传统的皮尺进行衡量,不以公分而以尺寸记录。

【坚持手工定制“人手才能缝出圆润的感觉”】

褚宏生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老上海的裁缝店竞争非常激烈,各家都在细节上做文章。单一种“抢针刺绣”技法,就分出正抢、反抢、叠抢三种针法。缠好一枚精美的盘扣,往往得花上熟练裁缝三个小时。时令、年龄不同,旗袍上搭配的盘扣不同,春节配‘如意扣’‘凤凰扣’,老太太做生日配‘寿字扣’,年轻女子喜欢简单柔美的‘兰花扣’‘盘香扣’。讲究的客人,会要求随着月份变化而更改旗袍上盘扣的花型,一年12变。比如宋美龄,往往一种料子的旗袍,就要做12件,每件的盘扣都不同。就连如今看似朴素的裙摆滚边,在传统的技法里也要滚上三四道,要讲究里外‘一马莲叶宽’,手工细缝,一分五一针,针脚宽度绝对要一样,一道工序花上一天工夫是常事,极尽繁复。”

对于褚宏生来说,旗袍的一针一线,一丝一绸都蕴含着浓厚的情谊,都是民族的文化情结。褚宏生被称为最懂旗袍的男人。在这个成衣泛滥的时代,他所做的旗袍可以依然保护着一针一线的温度。他将美丽优雅一针一线的都缝进旗袍之中,就算时光荏苒,芳华仍然犹存。

这么多年,褚宏生大师对旗袍的要求从来没有变过,一件旗袍,从要量衣长、袖长到前腰后腰等要多个尺寸。而制作一件普通的旗袍手工制作需要半个月,带绣花的则至少需要3个月,褚宏生就这样年复一年的缝制着旗袍。

褚宏生99岁的时候,仍把自己埋在布堆里专心致志地研究旗袍。他说:“我就是个做旗袍的普通裁缝,我不辛苦,不忐忑,不亏欠我这几十年,这就是我最好的人生状态。”

 

【适合穿旗袍的人】

 褚宏生对旗袍最有发言权,“身高在1米6到1米65之间,上半身一定不能比下半身短,最重要的是三围一定要很清楚,千万别太瘦,旗袍是体现女性曲线和丰腴的,不是以瘦为美的东西……还有……做旗袍和穿旗袍格外注重3个点:胸、腰,以及行内称为‘浪腰’的后腰最细处。提高腰线,可以掩饰女人最恨的小肚子,降低一些,则能把那些天生很‘S’的女人勾勒得更为玲珑。料子薄,臀围要略紧一紧,厚重的织锦缎,要略微留些空隙。”

媒体曾这样评论:要知道自己的身材真正好不好,穿旗袍就是终极考试。一种说法是,上海人讲女孩生得美,叫做“卖相好”,而看一个女人“卖相”好不好,就要看她穿上旗袍的样子。

“要紧的还是你真正喜欢不喜欢旗袍,喜欢不喜欢这种手工编制的另一层皮肤。”褚宏生如是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张琰蔡瑜盛,上海滩最后一位旗袍大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

http://www.lwdf.cn/article_2543_1.html

2、褚宏生,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褚宏生/4590919?fr=aladdin

3、褚宏生,最懂旗袍的男人:穿旗袍要1米6,别太瘦,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0318199085761617&wfr=spider&for=pc

4、无数旗袍美女背后的男人,百年旗袍匠人褚宏生,一生只做旗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836104398749442&wfr=spider&for=pc

5、匠心造物| 褚宏生:百年传承中国风韵,

https://www.sohu.com/a/207522689_99909461

6、海派旗袍:记录一个时代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48813336&ver=1397&signature=y9Qvcw6C8HY7wtH9RtURLiZBMwR6qjDQDbjEiZinipO9V2p8mW4PJ4y09uzJe3eItI3-c0yqbX0vErzEf9JMyOLK4QnapSpXew841xrMBmxGmuTEInfps-E4qR8eN0w1&new=1

 

海派方言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如此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

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文化是一种面向市民、为市民服务的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海纳百川,中西融合。海派文化是充满现代性的,是语言多元、体裁多元、功能多元和受众多元的文化,是亦雅亦俗,群众和精英都喜闻乐见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语言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而方言,是属于一个城市的隐形名片。

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上海吴语、吴语上海话、沪语,是上海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现代吴语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支语言。

然而,现今上海人口虽然数目庞大,但上海闲话却在逐步衰弱,尤其是新生代们会讲上海话的越来越少了。在一大批学者专家的呼吁下,上海闲话开始在这座城市得到重视,并进行了传承与保护。

现下,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对代表性高的海派方言在这里与大家共享学习,更多的海派方言欢迎大家补充,为海派文化的传播助力。

对于常说上海话的人来说,你会发现上海闲话是一种极具画面感的一种语言,一句话、一个词组就能将鲜活生动的画面带到你的脑海中。例如“小八辣子开会喽”、“戈闹忙”“白相”这些对上海人充满回忆的词句。

 

【小八辣子开会喽】

“小八腊子开会喽”是儿时伙伴们发出的集中玩耍、做游戏开始了的召唤信号,听到这样的呼唤,各家各户的儿童孩子们,就纷纷放下手里的东西,甚至是正在吃饭的碗筷,更有甚者,也不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劝,一下就冲出家门,奔下楼梯,到弄堂里某个区集中,找自己的玩耍合作伙伴玩去了,火热朝天,也不需要花一分钱,直玩到满头大汗,天色渐黑,伙伴逐渐回家离去,才散去了。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的周而复始。

 

【戈闹忙】

“戈闹忙”是正宗上海话里的常用词,又作“轧闹猛”,这个词写起来还真是形象生动得很。“轧”是“挤”的意思。怎样挤呢?就是要在人堆里“戈”过去、“戈”过来。再来看“闹忙”。这个“闹”当然是热闹的意思。可是仅有“闹”还是不够意思,还要加上“忙”,忙里杂乱,不闹,不忙,那还要去“戈”啥个“闹忙”呢?这个词真是很经典很经典的老上海闲话啊!

还记得小时候大人在做事时自己在一旁凑热闹吗?这时姆妈来一句“去去去,一边玩去,勿要瞎戈闹忙!”现在回忆起来,也很温馨有趣呢。

【白相】

“白相”,在上海方言里用得很广。凡是一起游戏搓麻将、跳橡皮筋、玩耍、外出旅游逛马路、聚在一起天马行空地谈山海经等,都可以称为“白相”。如果有人问起“去哪里白相了?”意思就是去哪里玩了。想起童年的寒暑假,匆匆忙忙写完作业,在弄堂里大吼一声:”去白相啦!”然后一群小伙伴各自从家里跑出来嬉戏的场景,现在应该不多见了。

除了这样充满画面感的言语,上海闲话也总是能够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让你立刻明白词语的潜在含义,例如“黄鱼脑子”。

黄鱼脑子

几十年前的上海,金黄诱人的大黄鱼、小黄鱼,就像现在池塘里养殖的鲫鱼、鲢鱼那么多。当时的小菜场边上有不少代客杀鱼兼卖葱姜的小摊,就在菜场的马路边上,经常看到杀开挖出的黄鱼脑袋,木乎乎的,于是乎就拿来形容一些记性差、脑子不灵光很难开窍的人了,戏说他们是“黄鱼脑袋”。不过,这个说法基本不会伤及人,即使当了某人的面来说,他或她也不大会动气(生气),只是有点调侃的贬义罢了。一些老上海人有时记性差,把要做的事体忘记了,经别人一点,又想起来了,自己也会一拍脑袋:“啊,我迭只黄鱼脑袋,拿迭个事体也忘记脱了!”自贬是“黄鱼脑袋”。

以上这些可以说是能够让80后充满回忆的词语,相对来说,在90后以及00后中已经是很少再接触到。接下来,再给大家列举几个上海闲话中的“高频词汇”。

 

【拎得清】

“拎得清”,是老上海人熟悉的词语,与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的“靠谱”相比,拎得清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更丰富,语感更传神。拎得清,在上海人的心中不仅是靠得住,而且代表着睿智、通达、简洁、精明、高效、善解人意等品性。拎得清简称为“拎清”,其重心在于“清”,过去老上海人问他人:侬拎清了伐?对方回答“拎清”,而现在习惯普通话的年轻人喜欢用“明白”来表达。其实“明白”和“拎清”之间也只能用约等号,在某些语境下,说话者不能把话说尽,只能“豁只翎子”,此时,拎清就是要能听得懂人家半句话。在一些老上海人看来,拎得清是上海人的标识,是识人头之首要。

 

【识相】

上海人精致的生活情趣,养就了普通市民在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做事方面的“识相”之道。往往善于察言观色,会看别人神色行事。既使自己充分施展才华,又注意知趣不过分。

 

【上路】

“上路”是处理事体通情达理,按公认个规则办事。“上路”常常是别人对某人的一种事后评价,说他“勿上路”是对这个人不满,认为对方自私,不顾众人个利益,违反游戏规则。

 

【上台面】

上台面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首先需要胆识,其次需要见识,再者需要深刻理解。上台面的人能从容与人交流, 在一些场面上谈笑风生,对大场面也应对自如。

 

【门槛精】

“门槛精”是旧上海“洋径浜”语,属于英译词,来源于英文“MONKEY(猴子)”。“门槛精”就是“猴子精”的意思。这里讲的“门槛”,是一种处世识事的能力。在商业化社会里,必须知道各种“门槛”,门槛不精就要上当,门槛精了就能搨到便宜。

学习上海言话,从中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体味海派文化的独特内涵,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本地人更了解自己,来沪人员能更快融入本地,从中获得乐趣,产生幸福感,从而更热爱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小编在文末为大家列举一些上海闲话特征词,一起重拾上海闲话,上海闲话的普及在流行从日常开始:

上海话 普通话
我(ngu)
他/她
阿拉/我伲 我们
乃/倷(na) 你们
结棍 厉害
覅(fio或vio) 不要
今朝,明(men)朝 今天,明天
逅煞 胸闷
交关 很多、非常
嬢嬢 姑姑
册那
啥物(meh)事 什么东西
拆烂污 原意拉稀,现多用于做事不认真,做得乱七八糟
老卵 牛屄、强
来赛 你有能耐或你行的意思
戆大(du) 傻瓜
好白相/好孛相 好玩
适意、惬(xia)意 舒服
打相打 打架
看洋眼 注意力不集中、到处乱看
鲜格格 自以为是、臭美
别苗头 比高下
贼骨头 贼、小偷
弄怂 戏弄
寿头 傻瓜、低能
猜咚哩猜 石头剪刀布
热昏 昏头、搞不清是非
豁胖 比喻说话夸张
野豁豁 无边际
淘浆糊 捣乱、明白装糊涂
毛估估 粗略地算一下
老浜瓜 不再年轻的男人、中年男人,老头
笃悠悠 悠闲的,安稳而轻松
打桩模子 站在街边做黑市交易的人
死弗临盆 死不认错,比喻顽固
毛毛雨 小意思
开洋 虾米
烂污三鲜汤 乱七八糟的、马马虎虎的
瞎七搭八 胡说八道
撬边模子 (卖家雇佣的)托儿
小赤佬 小鬼、小混蛋
巴子 乡下人
夜到/夜里/夜里向 晚上
早浪向/早浪头/早起/早起头 早上
一桩 一件(事情)
转去 回去
一眼眼 一点儿
花脚头 费力
便当 容易
投五投六 心急慌张
回转 返回
急吼吼 急匆匆
汗溚搭渧 汗直流
常久弗见/常远弗见 好久不见
弗灵 不好
免脱 免掉
一记头/了么桑头 一下子
促狭 阴毒奸刁
个能 这样吧
憋荡/瘪塘 凹陷的地方
戆头戆脑 傻头傻脑
阿里搭 哪里
拉西瘪三 捡垃圾的
邋遢 杂乱、凌乱和不修边幅
弗要面孔 不要脸
活狲 猴子,多形容多动调皮的小孩
个末 那么
请侬吃生活 揍你一顿
噱头 引人发笑的手段
神之乌之 脑子不清楚、办糊涂事
神兜兜 得意洋洋
刮三 比较不堪、难堪、尴尬
昂三 恶心、不好办、不好处理
小气 吝啬
翘辫子
坑子 小气、害人的人或者是爱占小便宜的人
老菜皮 老女人
好伐 好吗

 

 

*图片来自网络,连环画家贺友直

【文献参考】

  • 巢伟民,《海上东西风:上海记忆与北美风情》【J】,2015
  • 羊郎,“拎得清”的上海人,会白相,

https://mp.weixin.qq.com/s/uUyO33ZFOQ8GwdXwc-E0wg

  • 何湛兮,海派文化,塑造海派方言,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48626721&ver=1393&signature=FgrTTsVFUhch3RYLlrebXJtnaSdKd6M0LglWv7oxwtngcjYiWCw8VvxSjkY3mMKaKHIq0ohLFrNE0iULCwdXDNHyuHA0yUbsFJZbbk7TWydalDDThYkT3lOpMJXuEIMC&new=1

  • 上海方言(上海人使用的语言),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A%E6%B5%B7%E6%96%B9%E8%A8%80/80286?fromtitle=%E4%B8%8A%E6%B5%B7%E8%AF%9D&fromid=2047824

  • 钱乃荣,《上海方言》【J】,2007

海派书画家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如此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

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书画是海派文化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上一期和大家浅聊了“海派书画”的一些相关信息,对海派书画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其中也提到了不少海派书画大家,例如:任伯年、刘海粟、程十发等等。这些海派书画大家的作品至今仍然是收藏家、博物馆的宝贝,那么对于海派书画家你了解多少呢?

这一期,小编针对“海派书画家”为大家整理编辑了的相关内容。由于海派书画名人众多,此处就不一一赘述,本文就历史上最出名的“海派四杰”以一些大家熟知名字的著名海派书画家进行介绍,如有偏颇,还望见谅,也欢迎大家补充,一同为海派文化的传播推进助力。

 

海派系列|海派书画家

 百年来海派书画兼容并蓄,继承传统而又开拓创新,流变激荡,相互映发。各大书画家聚集上海,开创新的画派并称之为海派,这些海派书画家大多自全国各地,如杭州汪亚尘、无锡钱瘦铁、常州刘海粟、松江程十发,可以说是群龙入海,各展其能,也因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而筑成了海派。

有学者总结了海派画家群体基本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画家都在上海居住或者客居过;二是作品风格雅俗共赏,色彩鲜明,绘画题材尤以花鸟为主;三是画家籍贯与出生地主要源于江浙苏皖地区,只有极少来源于其他地方,这是海派画家的血统与地域特色。

【海派四杰: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

“海派四杰”,即“清末海派四杰”、“海上四大家”,是指“海上画派”在成熟时期的主要人物,以任伯年、吴昌硕以及富有个性的著名画家虚谷、蒲华为核心,他们以开拓探索的精神、不同的形式展示着各自的艺术风格。

[任伯年]

任颐(1840年-1896年),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人”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无疑是海派首领,他善于画人物、花鸟,所作受陈洪受影响,略作夸张,线纹坚劲凝练;而又吸收民间设色技法,色彩明丽。

任伯年精于写像,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人物画早年师法萧云从、陈洪绶、费晓楼(费丹旭)、任熊等人。晚年吸收华岩笔意,更加简逸灵活。传神作品如《三友图》、《沙馥小像》、《仲英小像》、吴昌硕肖像、为著名词人与画家范湖居士周闲所绘《范湖居士四十八岁小像》等,可谓神形毕露。

任伯年作品欣赏

[虚谷]

虚谷(1823~1896),清代著名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新安(今安徽歙县),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意有感触,后出家为僧。

他书画为全才,早年学界画,工人物写照。擅花果、禽鱼、山水、金鱼、松鼠尤为著名,书法亦精妙。他继承新安派渐江、程邃画风并上溯宋元,又受华新罗等扬州画家影响,作画笔墨老辣而奇拙。运用干笔偏锋,敷色以淡彩为主,偶而亦用强烈对比色,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无一带滞相,匠心独运,开具一格,海派大师吴昌硕赞其为“一拳打破去来今”。他的名作颇多,如《梅花金鱼图》、《松鹤图》、《菊图》、《葫芦图》、《蕙兰灵芝图》、《枇杷图》等,皆为世代流传的精品。

在“海派四杰”画家之中,虚谷以其俊雅、清新、含蓄的艺术风格独辟蹊径,堪称一代巨擘。

虚谷作品欣赏

[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中年后始作画,绘画内容以梅、兰、竹、菊、藤萝、葡萄等为主,前期得到任颐指点,后又参用赵之谦画法,并博采徐渭、八大、石涛和扬州八怪诸家之长,作品设色大胆,别开生面,用色混而不脏,艳而不俗,自有一种古朴的美。他还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吴昌硕自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吴昌硕作品欣赏

[蒲华]

蒲华(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浙江嘉兴人。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盦、剑胆琴心室等。

早年参加科举,因为仅仅中了个秀才,于是就放弃了仕途的念想,而一心开始钻研书画,早年带着笔墨纸砚游历四海,后来来到上海,开始以卖画为生。

蒲华能诗善书、擅长画山水,花卉、尤其爱画竹,一生勤操笔墨,画笔奔放,纵横满纸,风韵清隽。在传统基础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所作山水大轴或册页,虽然多是山居、读书等传统题材,但构思,布局新颖,诗意盎然。笔力雄健奔放,如天马行空,善用湿笔,水墨淋漓,线条流畅凝练,柔中寓刚。

蒲华作品欣赏

 

 除了著名的“海派四杰”,这些海派书画艺术大家们也是在艺术界大家所耳熟能详的。

 [程十发]

程十发(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名潼,字十发,小名美孙,

出生于松江一户世代行医的家庭。籍贯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人。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

是海派书画大师,有“上海书画三杰”之誉。他在幼年时期就开始接触中国字画,但给他印象之深莫过民间艺术。1941年他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第二年,1942年就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开始从事美术普及工作,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画院的筹备工作,并任画师。长期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

程十发在艺术视野不断拓展,“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诣。他的人物花鸟画取法于梁楷、贯休、陈洪绶、任伯年诸家,并吸收民间艺术之营养,融会贯通,笔墨洒脱精湛,气韵生动,抒情而浪漫。他既继承传统,又超越古人。作品既有传统的笔墨,也不乏现代精神,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这在当代画家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程十发作品欣赏

 【刘海粟】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获得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早年学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刘海粟作品欣赏

【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和素描,在创作上他以“师法造化,寻求真理”为原则,作品多取材现实生活,或借古喻今,寄托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如《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徯我后》、《愚公移山》等。他擅长画马和狮、牛、猫、鹰、雀等各种动物,生动传神,各有寓意。在抗日战争期间,以风雨鸡鸣和跃起的雄狮、奔腾的马,表达对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的热望。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徐悲鸿作品欣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海派四杰之︳任伯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8310823761774554&wfr=spider&for=pc

2、“海派四杰”之一,画家任伯年,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99585395702062608&wfr=spider&for=pc

3、“海派四杰”的——蒲华,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30/12/4240596_726380771.shtml

4、“海派四杰”之吴昌硕,

https://baike.baidu.com/item/吴昌硕/572030

5、你不得不知的十大海派名家,

https://www.sohu.com/a/214642007_99908342

6、聚焦海派| 海派书画的发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AzMjIzOQ==&mid=2650243442&idx=1&sn=6a4d12ab5bd4070baa09a0450e4c50fe&chksm=8727abf2b05022e408a752243a75395ff0f778edcdfe354dcf68b52e1a3cf99c1f779528e4d5&mpshare=1&scene=24&srcid=0124dyRjkrANa7zVqQB9UCEm#rd

7、海上画派与海派四杰,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https://baike.baidu.com/item/海上画派与海派四杰/中国文化知识读本/12443201

海派书画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如此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

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文化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海派文学、海派戏曲、海派建筑、海派服饰、海派方言等,它们建构了海派文化的独特内涵,奠定了海派文化的传统。在海派文化中,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中尤为重要一个部分。

小编整理编辑了一些“海派书画”的相关内容,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学习,也欢迎大家补充,一同为海派文化的传播推进助力。

 

海派系列|海派书画

 海派文化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19世纪末,上海开埠,打开对世界对的大门,各国在此建立租界,随着贸易的开放,多元文化融入上海。中国的美术也在这个时期实现了一个新画派的诞生,我们称之为“海派书画”或者“海上画派”。它以上海为活动中心,吸纳并吸引着各地区(主要是苏浙皖)的艺术力量。“海派书画“(海上画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

海派画家程十发《边疆欢乐景》

 

【海派书画的形成】

海派文化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19世纪末,上海开埠,各国在此建立租界,上海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会名流大量云集。在当时的上海,绘画与书法作品被视为是极为礼仪性、现实性的礼品,典雅适宜,因此成为商贾与仕绅交往之间赠酬的最佳选择,这直接推动了中国书画走向市场化。使得中国传统书画走出了士大夫的书斋,步入了寻常百姓的家中。也正是因为商业因素的介入,为了是作品能够有更好的市场,海上画家开始求新求变,开始多元化的加入新的创作,突破传统的保守风格,将自己的事业放宽,吸取更多外来文化中的营养,使作品更加个性鲜明,雅俗共赏。“海派书画”借鉴吸收外来艺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使书画艺术更加符合社会的审美需求,从而成为书画艺术史上的又一高峰。

海派画家唐云《金鱼》

刘海粟泼彩黄山图

在清末民初数十年光景中,海派书画家由自由松散的“卖艺”走向制度化的结社,既加强了文化交流,又促进了经济交易,形成了半雅集半交易类型的艺术组织,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互利的平台。各种社团也在此期间相继成立,例如:豫园书画善会、上海书画研究会、青漪馆书画会、上海文美会、贞社……,各类艺术理念在此不断碰撞与融合,促使海派不断壮大,见证了百川汇海之过程。

豫园书画善会会址现为海派书画陈列室

【海派书画的群体特征】

“海派画家”群体崛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自上海开埠后,多元文化汇聚上海,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主要是江浙)的文人墨客来到上海受益于多元文化的启发影响,在上海开辟了一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新天地。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技贯中西的新兴艺术流派。与传统的国画流派不一样,海派绘画群体没有统一的派系领袖,它的群体是丰富而流动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海派书画作品

 

有研究者总结了海派画家群体具有以下三点特征:

一是画家都在上海居住或者客居过;

二是作品风格雅俗共赏,色彩鲜明,绘画题材尤以花鸟为主;

三是画家籍贯与出生地主要源于江浙苏皖地区,只有极少来源于其他地方,这是海派画家的血统与地域特色。

而说到“海派书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就要列举“清末海派四杰”: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和蒲华;“海派书家家中的‘四教授’:刘海粟、徐悲鸿、张大千、潘夭寿;“沪上三熊”:朱熊、张熊、任熊,等等。关于“海派书画家”又是一大篇幅的故事,小编将会另整理一篇“海派书画家”专辑,请大家持续关注“海派系列”。

“清末海派四杰”虚谷作品

“清末海派四杰”任伯年花鸟画

“四教授”张大千《泼彩山水》

“四教授”徐悲鸿骏马图

 

【海派书画的画风】

海派画家们“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徐渭、陈洪绶、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兼取清代金石学之长。”同时,并不盲目自封,而是大力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国画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因此在“海派书画”中往往能够感受到时代生活气息,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使得国画呈现出题材多元、构图多样、色彩丰富、笔墨方式愈加个人化等特点。

明清著名画家徐渭《蔬果图》

“清末海派四杰”吴昌硕《花卉长卷》

就海派画派中的国画技法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点风格:

题材内容以花鸟画为多,其次人物画,再次山水画及其它。在笔法应用上侧重简逸明快,追求意境而略其形式,喜用象征手法来表现其充实的内涵。

海派画家张大千花卉作品

“清末海派四杰”蒲华山水画

具有造型与色彩的华美感。海派画家在造型流畅的基础上,偏好浓艳的色泽,形成了细腻、鲜艳而富丽的外在,能够迎合商业需要,以求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此一风格显然也受西方美术观念的影响。

海派画家赵之谦《花卉》

在继承国画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西洋画技法,尤其受日本影响较深,善于将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相结合。

“清末海派四杰”任伯年作品

“海上画派”所倡导的一种新的绘画审美观念与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画家们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仍能从现代中国画家们的笔端感受一二。

 

*本文作品均来自网络

【文献参考】

  • 聚焦海派| 海派书画的发展,上海联合拍卖.

https://mp.weixin.qq.com/s/sNVb1ur40L-FIWe2X8mMfA

  • “海上画派”的诞生 .上海书画网.2009-11-04[引用日期2013-06-08]
  • “海派早期几十幅重磅精绝之作,将于1月19日亮相“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长宁文华.

https://mp.weixin.qq.com/s/ND2DRXp7bCzZfSEVjsNMoA

  • “海派画师程十发:俊秀笔锋折射出的海派文化”,

https://mp.weixin.qq.com/s/ukRde1Hi9caaROcTke2mRw

  • “海上画派”、“海派四杰”、“上海书画三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7d28e82f0102xpyk.html

 

旧上海女子图鉴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

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基于对海派文化的研究了解,我们将收集到的海派元素融入生活中。例如我们收集来的一套风靡于三十年代的香烟画片,在这个基础题材上,我们对海派文化元素进行了拆分了解,进而通过影像的形式呈现,让大众能够真切的去感受理解海派文化。

 

海派系列|旧上海女子图鉴

-旧上海风情-

风靡于三十年代的香烟画片

轻巧方寸中一个个妍丽多姿的旗袍美女,仍带着民国时期绕梁的历史回味,让人窥见老上海独有的精致韵律。

轻倚曼靠间的婀娜姿态,不经意翻出就惊艳了时光。

▲Musee Foto 收藏的部分香烟画片。其在旧上海又被称为“香烟牌子”,是当时香烟包内附赠的一种小画片,在三十年代风靡一时,极具艺术性。

旧上海女子的美,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历史背景相关。

远东的“东方巴黎”,盛世辉煌下的霓虹璀璨,才能养成这般骄矜美态:

静立时仪态优雅,行走时摇曳生风,侧颜挑眉一笑,便是满室风华。

试问,

百乐门、南京街,

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奢贵浮华

风姿绰约旗袍女子的婀娜妖娆……

历史上还有什么时代能匹敌这样的风流魅力与优雅韵致?

旗袍美女图作为香烟牌子中的一个品类,具有别致的艺术价值与纪念意义。

执迷于美与经典的Musee Foto

也想与缪迷分享这

极具时代回味的美好

民国时期的韵致旗袍画片

以现代摄影的手法重新复刻

 

《上海广告画主题摄影》

Musee Foto 作品欣赏

部分展览作品,先睹为快!

 

端庄优雅

▲旧上海所说的社交名媛,是对出身高贵、才貌兼备的女子的雅称。她们的风采,让那个年代多了一份沉香。

 

雍容华贵

▲ 精心描绘的精致妆容,在旗袍的衬托下多了一份雍容贵气。

 

清淡素雅

▲素雅的旗袍,与清浅的眉眼相得益彰,将国民女子的纤细与柔婉展现得淋漓尽致。

 

岁月沉淀的韵味

▲旗袍最重要的不是材质与款式,而在于穿的人。最有韵味的旗袍,是具备一定年龄和阅历的女性穿的。

 

方寸之间的香烟画片

是一部小中见大的《旧上海女子图鉴》

 

通过摄影的还原

我们得以在现今女子的身上

重新找回三十年代旧上海

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经典气质

 

2019.01.03 -

海派家具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

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在众多海派文化的研究中,对于海派家具的资料是较少的,研究不深入,人们对于海派家具的了解,大多都还是停留在零碎的理解当中,而将海派家具中最为普通的当成经典,甚至巅峰之作。海派家具作为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又是中国家具现代的开始,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历史意义。

小编基于海派研究学者的研究资料将海派家具的定义、分类、工艺特点归纳整理,并结合相关图像信息,用浅显直观的方式将海派家具文化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共同探讨海派文化。

海派系列| 海派家具

【海派家具的定义】

1842年上海开埠后,西方文化进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海派家具便是在此大环境下的一种创新产物,是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上海本土文化艺术的、有着强烈的地域特点的中西式家具。“通常所说的海派家具主要还是指20世纪初上海制作的大量西式、中式(亦叫海派中式,属西式家具,但不包括中国传统式样)以及摩登式样(Art Deco Style)白木或者红木家具。它的形成,主要由于当时上海的开放心态和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当然也受到当时居民生活习惯、观念、居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海派家具的分类】

 

  • 中式家具(中西式)

海派家具中的中式家具亦叫做中西式,多由上海传统的重视木器号和更小的木器作坊制作,它最典型突出的风格是使用造型脚带抛牙板。但是受到西式风格的影响,后期有一些中式海派家具也采用的西式的脚足式样。

海派中式家具多造型脚带抛牙板.

中式家具

当时做家具和现代买小汽车差不多是一项大宗的置业,所以富裕的阶层的追求款式富贵,海派中式家具雕刻文饰多用花卉、果实、狮子戏球、金鱼图案。

雕刻着花卉、狮子戏球等

海派中式家具是中国工匠通过修改西式家具并结合传统中式家具特点而创新出来的一种独特风格,被称为西式中作。

例如:

中国工匠改良了西式家具中的弯脚(Cabriole legs), 兽爪足( Claw foot),根据中国人的审美而创作出了老虎脚、蜗牛脚、青蛙脚等等造型式样。海派中式家具结合了西式式样和中式审美。

老虎脚

最初的中式家具的造型并不出众,可以说是有些土气的。直到二、三十年代,由于一些木器号对家具制作和雕刻工艺不断的精益求精,出现了一批造型美观,比例协调,雕刻精美生动,极具海派气息的红木中西式家具。这也是海派中式家具的巅峰之作。

  • 西式家具

所谓的西式家具,指的是欧美式样,欧洲新古典主义是西式家具最具代表性的风格。西式家具的特征就是没有抛牙板来连接家具之间的腿脚,装饰上多运用洛可可及新古典主义的装饰元素,多用叶形装饰、希腊回纹装饰、螺旋飘带装饰、蝴蝶结、贝壳等元素。因此西式家具的样式风格颇为洋气。

 

新古典主义风格贵妃榻

西式家具

 

西式家具多由外商在沪开办的家具公司或者中国人开办的专门制作西式木器的公司设计制作。20世纪初期,上海西式家具的式样基本接近欧式家具,因为当时制作西式家具的公司是直接从国外带来设计蓝图或者大多都是由外籍设计师负责。到20世纪20年,受中国本土文化以及上海居民居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开始逐渐加入一些中国元素,比如寿桃、鹭等。同中式家具一样,西式家具也在不断改动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西式柚木红木家具逐步成为西式家具的巅峰代表。

维多风格家具
  • 摩登式家具

摩登式家具,是一种最新最流行的家具,是西方20世纪20年代开始时兴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而在上海的流行则是在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才开始的,在整个三、四十年代大规模流行起来。紧跟市场的变化,不管是制作中式家具的木器号还是制作西式家具的公司都开始陆续推出带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卧房成套家具及客套家具。

摩登式家具

摩登式家具风格样式繁多,并且基本放弃了中式或者西式的腿型。经研究比对,摩登式家具的尺寸要比中式或者西式家具更小一些。这与当时繁荣稳定的社会背景(相对稳定)、消费群体(年轻精英、白领、海归等)的住房(多为面积适中的新式里弄或公寓等,不像别墅洋房那样大)、经济财力以及当时装饰艺术风格的流行有关。家具公司按照消费者的自身条件以及要求设计制作摩登式的红木家具。

摩登式沙发

摩登式花架

摩登式家具的出现和兴起直接影响了后期的家具风格,可以说,摩登式家具标志着家具制作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开始。

通过对海派家具风格式样类别的简要理解,我们可以感觉到无论是家具的式样还是风格从装饰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并由此演变出舒适至上的家具制造理念。

【海派西式与中式在工艺上的区别】

西式木器公司和中式木器号由于文化的不同,传承的技艺不同,因此在制作工艺上是有差异的,也是各有特色的:

西式家具公司 中式家具木器号
家具旁板式样 平板式样 多采用铲胆肚式样
木材开料,锯板 较早采用机器锯料 多采用手锯锯料,后期可能引入机器
家具用料 用料精,较少甚至不带白皮 多实用带白皮的料,只是藏于家具朝里的一面和背面;少数富商定做的家具少带或者不带白皮
榫卯结构 西式榫卯结构 中式榫卯结构
家具用材背面 背面光滑,多无白皮或木质原始边皮 背面毛糙,多带锯痕;甚至留有木材原始边皮不做处理
制作标准化方面 逐渐引入家具制作标准化概念 相对随意性较大
玻璃镜背面固定工艺 多以藤条或小白木条为压条通过小钉固定 多以两根或者多根较粗横档通过螺丝固定
家具配件,拉手、铰链等 风格多样,式样新颖,洋气 式样相对单一,如铰链多采用传统式样

 

无论是西式、中式或是摩登式,海派家具海乃百川,兼容并蓄,有着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跨文化之美。

 

 

【文献参考】

  • 朱虹霖,朱惠伦,海派家具之溯本清源[J]. 海派文化研究, 2014(4): 190
  • 曾利,袁进东.西方文化对近代海派家具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 孙星良.上海的红木雕刻[J].上海工艺美术,1996(4):
  • 沈嘉禄.寻找老家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6. 姜维群.民国家具中的“洋符号”[J].传承,2009,15:50.

 

 

海派旗袍与上海名媛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小编也会时常将部分收集到的优秀文献转载到这里,与大家探讨学习。让我们更多地去了解、认识海派文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去保护、延续海派文化。

 

海派系列| 海派旗袍与上海名媛

旗袍,像一首婉约的诗。穿旗袍的女子,则永远清艳如一阕花间词。然,真正把旗袍演绎到极致的当数那些民国名媛,那些或大气从容,或独立自信,或灵秀温婉的女子。她们眼角眉梢,举手投足之处,皆是东方式的妩媚、优雅与温婉。 “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正是那个年代每一位名媛的真实写照。

这些美丽的女子,都是行于时代先锋的女性,如今或已成为传奇。而旗袍则成为了传奇里最富神韵的一笔,它们含蓄而典雅,承载着中国女性独有的美丽与意蕴。她们娉婷绰约身着旗袍的丽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动人的篇章。岁月荏苒,那些浸润在光阴里的名媛们也渐次老去,唯有曾经穿过的旗袍,留下了她们的绝代风华!每一处刺绣,每一颗盘扣,都承载了岁月,收敛了故事……

宋庆龄(1893~1981)

一袭洁净的旗袍,传统的中国式发髻,秀美的脸庞,端庄优雅的气质,这大概是"国母"宋庆龄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众所周知,宋氏三姐妹皆对旗袍情有独钟,并将旗袍升华成了中国的国服。只是宋庆龄心性淡泊,更偏爱色泽素雅、款式简洁、手工精制的旗袍。这是她生前穿过的香云纱旗袍,素璞内敛,低调至极。

宋美龄(1897年~2003年)

中华民国第一夫人,一生跨越三个世纪,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对近现代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她,却终生挽着古典的发髻,身着优雅的旗袍。作为旗袍流行文化的引领者,她一生拥有的旗袍数堪称世界之最。这款她穿过的圆领大襟黑底提花旗袍,上世纪八十年代,转送给了上海滩名媛严仁美。张乐怡(1909—1988)

宋子文夫人,生于江西九江的富商之家,自幼聪明伶俐,风姿绰约,是当年上海中西女中的女皇,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后寓居美国。她一生陪同丈夫参加过无数次重要活动,在各种公众及官方场合始终身穿中国旗袍。她穿过的这款浅粉色真丝镶珠花旗袍,色泽淡雅,面料考究,做工精良。

赵一荻(1912—2000)

生于官宦家族、少女时代在天津度过,人称赵四小姐,性情温婉,敢爱敢恨,无怨无悔陪伴张学良走过了七十二个春秋。尤其是漫长的幽居岁月,她洗尽铅华,与少帅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并因此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她的这款蓝绿真丝提花几何暗纹旗袍,柔美中蕴藏着一份温润,十分雅致。

蒋士云(1912年-)

生于苏州,外交官蒋履福之女,人称蒋四小姐。她天生丽质,聪颖好学,精通英语、法语,嫁给了中央银行总裁、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她与张学良交情甚笃,曾冒险探望幽禁中的少帅。正是她聪慧超人的品貌和重情重义的品格,被张学良引为挚友,直至暮年仍念念不忘。她的这件蕾丝面料、盘丝带绣的肉色旗袍,质地上乘,华丽高贵。

黄蕙兰(1893-1993)

南洋富商“糖王”黄仲涵之女,外交家顾维钧第三任妻子。她美丽聪慧,胆识过人,精通法、英、荷等6种语言,是最出色的中国驻外大使夫人,也是时尚东方女性的代表,是某年Vogue杂志评出的最佳着装中国女性,在欧美社交界与宋美龄齐名,被誉为“中国名媛”的鼻祖。这款做工极其精美的旗袍出品于1932年,后由她赠送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严幼韵(1905年—)

上海总商会第一任会长严筱舫的孙女,复旦大学第一届女生、以“84小姐”闻名上海滩,也是联合国第一批礼宾官。第一任丈夫杨光泩曾任民国政府驻菲律宾总领事,第二任丈夫乃“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均。她的这款翠绿撒花嵌金旗袍,色泽艳丽,堪称精品。

吴贻芳(1893—1985)

江苏泰兴人,生物学博士,著名教育家、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第二位大学女校长,执掌金陵女子大学23载,蜚声海外,被誉为“智慧女神”。1945年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这款旗袍就是她在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时穿过的,工艺精巧,十分典雅华贵。

吴健雄(1912~1997)

江苏太仓人,出身于书香世家。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中唯一的华人,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会长。因其对原子核物理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她喜欢穿中国旗袍,这款黑白丝麻绣花旗袍,似乎能看到她人淡如菊的优雅气质。

张幼仪(1900—1988)

徐志摩原配夫人,上海宝山人,与徐志摩的包办婚姻,是她生命中不幸的开始,却也因此激发出她人生的全部光彩。正是离婚成就了她的事业,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其人格魅力让后人为之感叹。这款深蓝镶珠片薄呢旗袍端庄大气,沉稳内敛,传统低调,衣如其人。

张粹文(1918—2004)

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儿媳妇,丈夫徐积锴,长期在纽约金融界任职。她以其美丽优雅、贤德淑良,富有魅力,博得人们的赞赏。曾在萃法庚服装设计院学习过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美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创意,设计作品还曾在纽约第五大道著名的Saks服装店展示。她的这款小碎花旗袍,色泽素雅,精致迷人。

唐瑛(1903—1986)

著名老上海名媛,多才多艺,精通英文,擅长戏剧,修养极佳,衣着前卫,一直是引领上海滩时尚风潮的风向标,与陆小曼并称为“南唐北陆”。晚年寓居纽约。这款普鲁士蓝薄呢旗袍,款式经典、剪裁别致,典雅而大气。一直由她的儿子、世界著名舞美大师李名觉夫妇保存。

席与时(1929 — )

出生于上海席家花园,著名金融家席德柄的六小姐。1948年赴美留学,毕业后在纽约盲童学校和盲人慈善机构任职。她典雅贞静,内心悲悯,尤其对残疾人富有慈爱之心,其事迹曾刊登于《纽约时报》。现居美国旧金山。她的这款旗袍面料考究,剪裁简约,制作精细,色泽亮丽,却不失大家闺秀的端庄与大气。

夏梦(1933年—)

生于上海,香港电影演员及制片人。她气质不凡,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香港公认的西施,金庸的梦中情人。她的这款蓝色针织丝光棉旗袍,色泽清新淡雅、配以精美的苏绣绣片,极富江南女子纯净婉约的神韵,让人回味深远。

盛范颐(1918 —)

生于上海静安寺路盛家老公馆,晚清洋务重臣盛宣怀的侄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的四儿媳、苏州拙政园张家的外孙女。她的这款旗袍,色泽清新淡雅,做工精良,立领,斜襟,蝴蝶型盘扣,以绿色真丝为底布,上绣有栩栩如生的花蝴蝶,顿时给旗袍增添了几分活力。

周静慧(1920 — )

民国元老、民国时期杭州市市长周象贤的女儿,年青时赴美留学,1948年考入联合国工作,任联合国会议事务部会议规划服务科组长,服务长达32年,现居美国纽约。她的这款明黄色的旗袍,质感十足,剪裁简洁,色彩明艳,十分清爽大气,更能展现出知性温婉的女性魅力。

海派文化虽然不是这座城市文化的全部,但终究是上海文化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集中体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https://www.douban.com/note/223267510/

  • 上海历博旗袍展的民国往事:叶浅予参与设计,吴湖帆题过店名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31942

  • 宋氏三姐妹及家族成员旗袍展在北京隆重开幕

http://www.rdyule.com/tuku/hot/155867.html

 

 

海派文化|风情万种的海派老上海“月份牌”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老上海的‘月份牌’风情万种,堪称海派文化的一朵奇葩。”
今天小编将这里整理了一些海派月份牌的内容与大家分享了解:
Shanghai-Style| 海派老上海“月份牌”
老上海的月份牌是诞生于19世纪末十里洋场上海滩的广告宣传画。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广告的前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为流行的一种商品广告形式,从上海流行到了全国各地。但后来随着摄影技术的逐渐发展,月份牌也就走进了历史。现在月份牌年画已经被列入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入乡随俗的老上海“月份牌”
清末,随着上海租界的日益繁华,洋商们希望能够招揽到更多的生意,因此急需利用新颖的广告方式,但是从海外引进进来的西洋风格画报并不能引起当时市场的关注。于是,只好“入乡随俗”,通过当地的画家把带有中国民俗风情的图画印在年历上,并加入商品的描绘以及商号的名称,再配上中西对照年历。当时的画报中间多是戏曲故事、寿星胖娃、古代仕女等。后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也采用这种广告画的形式,逐渐,广告画成为申城别开生面的新年画样式,被市民称为“月份牌”。
结合年历的月份牌
时尚摩登成为必备装饰
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行“月份牌”的公司在上海已经发展到数百家,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外厂商看中了月份牌在民间的普及性,纷纷投巨资以月份牌作为商品宣传的主力,所附的年历慢慢被淡化直至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时尚摩登的独立作品。热衷于描绘新鲜事物、追逐时代潮流的年轻画家,将穿着入时的上海摩登女性作为“月份牌”的主角,大明星蝴蝶、阮玲玉等都曾是“月份牌”的模特。
民国第一美女蝴蝶月份牌
民国影后阮玲玉曾代言可口可乐
这些风情万种的“美人图”是“月份牌”最为常见的题材,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同时吸引男人与女人的题材。画中佳人穿流行服装,用新潮物品,有时尚消遣,为人们勾勒出一幅理想生活的图景。月份牌上的广告多是香烟、电池、百货、保险等其明显摩登的特点,使得它成为申城千家万户必备的装饰品。
月份牌上的“美人图”
香烟盒上的美人图月份牌
图片由Musee Foto 提供
融合中西美术之长,开创擦笔水彩法
“月份牌”的盛行也吸引了大批现代画家参与创作,根据各自所长绘制出不同风格的“月份牌”。例如:精通于中国画的就用勾线加色彩来绘仕女“月份牌;善于水彩画的就用水彩画法描绘出的风景和人物“月份牌”。当时知名的画家有:周慕桥、丁云光、李慕白、谢之光、徐咏青等等,最具代表的当推郑曼陀。
郑曼陀肖像画
郑曼陀将中国传统人物画与西方水彩技法结合起来,于1914年秋绘了《晚妆图》,首创了一种融合中西画法的商业绘画—擦笔水彩法。这种画法是用线描的手法先勾出人物的轮廓和造型,并用纸或布料在纸上反复摩擦,淡化线条和笔触,将明暗交界线钝化,然后用水彩层层敷染,表现出来一种理想状态的摩登女性美。郑曼陀绘的“月份牌”既像照片有非照片,画中女性面容白里透红、光洁细腻,肌肤丰润明净,连衣饰都几乎可以乱真。他画的时装美女一下子风靡整个上海,香烟公司、保险公司、印刷厂纷纷来订画。
郑曼陀《晚妆图》
郑曼陀部分作品欣赏:
抗战爆发后,由于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月份牌”渐趋式微。如今,人们只能从收藏家那里欣赏到这种曾兼有年画功能的海派艺术品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及MUSEE FOTO
【参考文献】
  • 朱少伟. 老上海的“月份牌”风情万种;《海派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世界闻名》
  • 蓝凡. 海派艺术的地域性意义及哲学向度;《海派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世界闻名》
  • 月份牌画:展现社会风情、都市时尚 上海档案信息网.
  • 老上海的月份牌 中国文明网转新民晚报.
  • 上海月份牌绘画传承基地成立 重焕活力需结合时尚. 文化中国. 2014-01-03.
  • 香港的月份牌画简介. 香港记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9).
  • 民国第一美女胡蝶与民国月份牌https://www.douban.com/note/577987487/
  • 旧上海月份牌年画欣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12/06/7502764_628369290.shtml
  • 这些民国广告画,风情万种,实在太销魂 http://www.sohu.com/a/243021508_99919830

海派文化| 海派旗袍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服饰文化是海派文化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 “海派旗袍”是海派服饰文化中的特色招牌。
小编整理了一些海派旗袍内容与大家分享欣赏:
Shanghai-Style| 海派旗袍
旗袍,源于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时期服装手艺人在借鉴满族女性旗服和西方文化基础上糅合设计出来的一种服装。在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象征中国的女性服饰文化,也成为了海派文化的一个代表。海派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精致的剪裁、柔美的曲线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过去和未来,连接着着生活智慧与艺术文化,如同一位充满智慧的女性,带给人们无尽的美与风韵。
清代的旗女之袍——“桃红色团花纱镶花边袍”
印花真丝短袖单旗袍 (约1930-1940年代)
民国时期女星着旗袍合影
20世纪2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职业妇女人数骤多,线条简洁、式样明快的服装越来越受欢迎。上海女性开风气之先,对旗袍的长度、腰身松紧、开叉高低、色调浓淡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使之渐渐变得贴身,裙长袖长都在发生变化。后来,上海女性所穿的夏装旗袍,索性没有了袖子,这在当时的年代是非常大胆的式样。
在当时的旗袍面料中,蓝色的阴丹士林布非常经典,电影皇后胡蝶还曾做过阴丹士林布旗袍的代言人。阴丹士林布做旗袍显得非常简洁大方,在颈部搭配一串价值连城的项链,既显得高贵,也可以显得朴素。
蓝色阴丹士林布中袖单旗袍
「影視皇后」蝴蝶代言阴丹士林布旗袍
民初的阴丹士林布广告
进入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出现的改良旗袍越来越多地融入西方服饰的风格。很多服装设计师从西方的服装中吸取了养分和灵感,对服装进行了改良。海派改良旗袍根据女性的身体曲线裁剪,凸显出女性玲珑有致的身材特点。
民国影后阮玲玉身着旗袍
一代歌后周旋身着旗袍
作家曹聚仁在《上海春秋》中写道:“一部旗袍史,离不开长了短,短了长,长了又短,这张伸缩表也和交易所的统计图相去不远。”这从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欧美时尚界将裙子的长短与经济状况相联系的说法。事实也的确如此。上世纪20年代,欧美服饰的特点是裙子长度至膝盖,衣身和裙子的分界线降至臀线以下。受此影响,旗袍的下摆也一升再升,上世纪20年代末,已经从原先的拖及脚背上升至膝盖处。上世纪30年代开始,旗袍的制作变化也很大,越来越显露出东方女性特有的身材特点。旗袍的开衩越来越高,配以细高跟的皮鞋,整体样貌和我们现在观念上的旗袍已经很接近了。
到了当代,旗袍在国际舞台一直没有消失。旗袍一直是时尚界不可少的元素,张曼玉、巩俐、章子怡等明星都曾身着旗袍出现在国际红地毯上、闪光灯下,她们把旗袍带入了世界时尚的视野。在大的时尚体系中,旗袍并没有消失过,它一直是时尚舞台的一个精灵。
明星张曼玉身着旗袍
明星巩俐身着旗袍
明星章子怡身着旗袍
旗袍能够恰到好处地显现女性的曲线美,这也就是时装设计中所谓的“高贵的单纯”,这种单纯的式样虽然不如西方裙服那么复杂多装饰,但却尤能反映人自身的美,这种美来自于身材和气质,使人感到愉快。正因为如此,旗袍独特的审美趣味才突破了国界,被全世界所接受和赞赏。曾经,旗袍因为不断变化以适应人们的审美和生活需求而风靡百年,而今,旗袍又从影视剧中走出来,逐渐渗透入日常生活。旗袍并不仅仅是一种服装样式,它还是这百年来中国人文思潮演进的见证,是中西方文化交融最好的例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及旗袍的复兴,它不应该进入博物馆,而是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活色生香。
将想法付诸行动,MUSEE FOTO 在2017年已将海派旗袍列为特色拍摄主题。部分拍摄作品欣赏。
【参考文献】
1、海上名媛与海上旗袍的华丽转身
https://www.douban.com/note/223267510/
2、上海历博旗袍展的民国往事:叶浅予参与设计,吴湖帆题过店名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31942
3、宋氏三姐妹及家族成员旗袍展 在北京隆重开幕
http://www.rdyule.com/tuku/hot/155867.html
4、品味旗袍“黄金时代”
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6-06/20/content_113372306.htm
5、《上海裁缝》新书发布,百年工匠支撑上海的时尚
http://art.ifeng.com/2016/0829/3038667.shtml
6、唤醒百年记忆,品味海派经典2008上海百年旗袍展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5cb2cd4c6d9fef02318947a18e7f9386.html
7、陈积芳.文库、旗袍、音乐、炸弹即其他—海派文化发展的另一个视角,「海派文化研究文集」,2014(06):147-151

海派系列| 海派昆曲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昆曲是海派戏曲文化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编整理了一些海派昆曲内容与大家分享学习:
世界上每个地方和民族都有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意大利的歌剧,俄国的芭蕾,这些伟大的艺术都是他们民族艺术的源泉与骄傲。那我们中国的艺术起源和骄傲是什么呢?昆曲是其中之一。
昆曲又称昆剧,为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人顾坚初创。明万历年间,上海松江地区一带开始传唱昆曲。1578年青浦演出的《浣纱记》,为上海昆曲演出的最早记录。由明入清后,上海昆曲极为繁盛,新作不断问世,班社纷纷入沪。大章班、大雅班、全福班、鸿福班等苏州四大昆班相继南下,活跃在上海的舞台茶园。新乐府、仙霓社等昆班曲社纷纷在上海创建。1783年即乾隆48年,昆曲戏班组织专门成立“上海局”,足见其规模之盛。
明末清初,在京剧、徽剧等剧种的竞争下,昆曲日渐衰落。上海的有识之士和工商企业家纷纷资助兴办昆曲传习所,加之上海民间大量的曲社活动始终不断,为昆曲存亡继绝做出了卓越贡献。全国解放后,上海成立戏曲学校和京昆剧团,培养昆曲新人,举办昆剧观摩演出,使得昆曲这一古典艺术得以传承。
昆曲《浣纱记》
昆曲《牡丹亭》
【昆曲的由来】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明代《南中繁会图》中的昆曲演出场景
【昆曲的特点】
戏曲四大声腔: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
昆山腔的创始人:顾坚,而昆山腔就是昆曲的前身。
昆曲“曲圣”:魏良辅,他在昆山腔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研磨出了与四大声腔与众不同的新腔———水磨腔。
 昆曲之父、曲圣–魏良辅
水磨腔:包含了古代的祭祀音乐、宫廷音乐、宗教佛教道教的法曲、民间小调、民歌、劳动号子、水乡的船歌等等音乐。
 水磨腔代表–著名昆曲《浣纱记》
唱念方式以“中州韵”(以北方语言为基础,当时的:官话,也就是国语)用以最重要的唱腔方式。伴奏乐器增加了筝、阮、琴等新乐器。
昆曲伴奏乐队
昆曲伴奏乐器
昆曲水磨腔的出现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歌曲,也成为了上流社会的“南曲正音”。
《浣纱记》纪念邮票
【昆曲—花雅之争】
乾隆年间“花部”的出现撼动了昆曲几百年的地位。
“花部”,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清代康熙年间,在各地流行的地方声腔开始兴盛,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的局面。包含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等。
昆曲被称为“雅部”,以别于“花部”。所谓雅,就是纯正、高雅的意思。
乾隆后期,百花齐放,昆曲衰落。
十九世纪初期,清朝统治走到末期,鸦片战争之后,昆曲远离人们的视线。
【昆曲的复苏】
昆曲的再度复苏要归功于戏曲革新的活动家—田汉。20世纪50年代,他到浙江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发现并推荐《十五贯》晋京,使濒危的昆曲得到复苏和发展,留下“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1956年1月,由浙江国风昆苏剧团上演的昆剧《十五贯》在杭州登台亮相。
《十五贯》又名《双熊记》,是清代朱素臣著名的传奇作品,该剧揭露批判了主观臆断和循规蹈矩的官僚作风,歌颂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剧本情节曲折紧凑,采用了双生旦结构,这有利于增强故事的传奇性,能更好地实现戏曲出与出之间的反接,在充分利用演员资源、增加演出收入等方面显示其优长。此剧后来被多次改编,至今仍是常演的剧目。
【浅知昆曲】
在现下影视剧盛行的年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看似被珍藏实则是在珍藏中渐渐被淡忘。作为海派文化的传播者,希望通过这样文字以及影像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昆曲,让海派文化真正走进大众。
在此文末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出与昆曲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供大家学习了解。
戏曲的综合性:唱(chang)、念(nian)、做(zuo)、打(da)
唱是戏曲演出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根据不同的剧种,采用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唱词而言,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曲牌体,如昆曲、高腔等;一为板腔体,如京剧、评剧、各类梆子戏等。
是戏曲演出中对人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总称,是一种诗歌化、音乐化的戏剧语言。一般的剧种所用念白与剧种所在省份的地方音大致相同。京剧念白有京白、韵白之分,前者用湖广音、中州韵,后者用北京方音稍加变化。昆曲则用韵白或苏白。
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是戏曲表演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戏曲的做,多为程式性的动作,大都写意。
 指戏曲中对点头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有时表现两人的对打,有的则是集体的战争场面。戏曲的开打具有极强的舞蹈性、程式性和表现性,也多写意而非写实。
戏曲行当:生(sheng)、旦(dan)、净(jing)、丑(chou
【生行】
戏曲中的男性角色
昆曲的生角行当分为:小生(又可分为巾生、雉尾生、穷生)、老生(又称正生)、冠生、外、武生。
小生–穷生
 小生—巾生
老生—做工老生

唱功老生
【旦行】
戏曲中的女性形象
昆曲的旦角行当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又称四旦)、闺门旦(又称五旦)、贴旦(又称六旦)、武旦。
正旦
贴旦(花旦)
武旦
【净行】
指那些面部勾画脸谱的男性形象。也称作“花脸”。
花脸
花脸
【丑行】
滑稽幽默或相貌丑陋的人物
丑角有男性也有女性。男性多在鼻眼间勾画豆腐块状脸谱,故又称“小花脸”。有文丑、武丑之分。
武丑
文丑
【参考文献】
1.昆曲名人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57291310440754&wfr=spider&for=pc
2.谢佩珍:我国“海派”绘画及昆曲教育先驱者、开拓者之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94b76520102yq2o.html
3.文化名家相聚上海 丈量海派“文化版图”,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0328535597886058&wfr=spider&for=pc
4.昆曲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昆曲/216928?fr=aladdin
5.昆曲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7440364289211221&wfr=spider&for=pc
6.回望海派戏曲,戏剧传媒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46591471&ver=1&signature=5XTcu-x-ezHcZfkyq7MiiPIbAz4XUtsapPNkRjeRz6HeSKzAhlDfU9YXaU911JoE2NMgTwHvw1r917hRJe1ENSh8rtErHjGs1jx-KgLuD8–sK4ilUS1cogB2zDu9KrPdr9dWcgQsY8HYj50dtZo0A

海派戏曲II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戏曲文化是海派文化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戏曲剧种种类繁多,小编将通过上下篇章的形式将收集整理的内容编辑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让海派文化被更多人了解。

海派系列| 海派戏曲II

关键词【沪剧】、【评弹】、【淮剧】

自开埠后,上海迅速成为已和开放、宽容、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戏曲集散地,

各地的戏曲都受到本土文化和“舶来”文化的双重影响。可以说上海是中国近代戏曲的发祥地,大约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最迟至二十世纪的上半叶。

以京剧、昆曲、越剧、沪剧、评弹、淮剧为主的海派戏曲,曾经创造过中国戏曲的辉煌。上海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戏剧曲艺的贡献主要为:引进了话剧、培育了沪剧、改革了越剧、分化了京剧、薪传了昆剧、重构了淮剧、成熟了评弹、催生了滑稽戏,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历史长河中,看到甬剧、锡剧、扬剧等剧种的潮起潮落。这些剧种和曲种,现在都已成为海派戏剧曲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了解京剧、昆曲、越剧请翻阅海派系列|海派戏曲I)

 

【沪剧】

沪剧是唱出来的上海话,是代表上海城市独特形象的戏剧。它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后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

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

沪剧从最早的花鼓戏发展到今天,走过了200多年艰辛的历程,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沪剧《小巷总理》

 

【评弹】

评弹起源于苏州,兴盛于上海。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1846年,上海开阜以后,经济和文化都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人口也日益膨胀。虽说这里五方杂处,但以江浙人为多,其中苏州地区人氏所占比例尤高,上海呈现“街头巷尾尽吴语”的情景。评弹进入上海以后,落地生根,向艺术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受到了上海人的厚爱。

上世纪30、40年代,上海的专业书场遍布城厢,数十家电台竞相开设空中书场,街头巷尾弦索叮咚、昼夜不辍。据1938年11月29日《申报》的统计,全市20多家电台,每天播放评弹节目达103档,每档40分钟,影响可见一斑。

全国解放后,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等专业演出团体相继成立,集中了当时评弹界的精英,编演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把评弹艺术推向了新的境界。

上海评弹团原创《林徽因》

【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 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源于今江苏省盐城市和建湖县,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

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

淮剧《哑女告状》

1916年上海第一家淮剧剧场“群乐戏院”诞生,淮剧迈出了从苏北农村的草根文化向城市剧场进军的第一步。新中国成立以后,淮剧焕发出全新的活力,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958年上海淮剧团于黄浦剧场

海派淮剧百余年的历史,见证了上海与苏北的不解情缘。海纳百川的上海滋润了淮剧,为淮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淮剧也以它特有的审美气质为海派文化增光添彩。苏北人遗留在上海的淮剧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被列为上海市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淮剧团《贵妃醉酒》

海派戏曲是传统广场戏剧走向剧场戏剧,厅堂审美走进舞台审美的成功转型。从此中国有了现代的、剧场的、都市的、大众的,包括商业性的、综合性的创作演出消费和鉴赏评价体系。可以说,海派戏剧的诞生,催生了中国现代戏剧。

海派文化虽然不是这座城市文化的全部,但终究是上海文化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集中体现。海派戏剧作为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从来都是不甘寂寞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 回望海派戏曲,朱争平,解放日报,2015

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47372174&ver=1&signature=P3U02lKQDhDAdLCQMM9ujTpEBN-CdDfJU0fShNTE87tEDRRHLvm45kuW2dTWfGhBB9XIAYw0PuA4ua4AmAMP4RmN–Zmylwj1w8htuOKSPpgq7j7ZBTq86Ujqyzi0yJ2F2*FRfdma6DgsIhYAQFWIg==

 

  1. 文化名家相聚上海丈量海派“文化版图”,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0328535597886058&wfr=spider&for=pc

  1. 昆曲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昆曲/216928?fr=aladdin
  2. 昆曲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7440364289211221&wfr=spider&for=pc

  1. 回望海派戏曲,戏剧传媒

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46591471&ver=1&signature=5XTcu-x-ezHcZfkyq7MiiPIbAz4XUtsapPNkRjeRz6HeSKzAhlDfU9YXaU911JoE2NMgTwHvw1r917hRJe1ENSh8rtErHjGs1jx-KgLuD8–sK4ilUS1cogB2zDu9KrPdr9dWcgQsY8HYj50dtZo0A==

 

  1. 海派戏曲何以引发全国关注

http://www.ccdy.cn/yishu/201805/t20180516_1384951.htm

 

  1. 走进经典走出经典成为经典

http://www.sohu.com/a/129694338_162758

  1. 什么是海派京剧?

http://www.sohu.com/a/205424828_804333

  1. 老上海的淮剧

http://huaiju.0517114.net/yanjiu/85.html

 

  1. 陈多. 浅说“海派滩簧”——沪剧[C]. 海派文化研究中心,2003:164-174.

 

海派戏曲 I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戏曲文化是海派文化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戏曲剧种种类繁多,小编将通过上下篇章的形式将收集整理的内容编辑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让海派文化被更多人了解。

海派系列| 海派戏曲I

关键词:【海派京剧】、【海派昆曲】、【海派越剧】

自开埠后,上海迅速成为已和开放、宽容、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戏曲集散地,

各地的戏曲都受到本土文化和“舶来”文化的双重影响。可以说上海是中国近代戏曲的发祥地,大约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最迟至二十世纪的上半叶。

以京剧、昆曲、越剧、沪剧、评弹、淮剧为主的海派戏曲,曾经创造过中国戏曲的辉煌。上海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戏剧曲艺的贡献主要为:引进了话剧、培育了沪剧、改革了越剧、分化了京剧、薪传了昆剧、重构了淮剧、成熟了评弹、催生了滑稽戏,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历史长河中,看到甬剧、锡剧、扬剧等剧种的潮起潮落。这些剧种和曲种,现在都已成为海派戏剧曲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海派京剧】

海派京剧是近代上海特有的城市文化哺育下的产物,为传统戏曲艺术开拓了通俗化、大众化之路。1867年,英籍华人罗逸卿建成仿京式戏园“满庭芳”,津京京班名角纷纷来沪演出,京剧正式传入上海。一时间“京剧风行,戏园斯盛”,京剧成为沪上影响最大的剧种。沪上京剧艺人适应本埠地域环境,吸收接纳徽班、梆子、昆曲等地方剧种之长,使初入上海的京剧开始了海化的进程。

随着清末民国初期的京剧改良运动,表演方法更趋向于写实化,表演艺术由传统的典雅庄重,趋向追求生活化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周信芳、赵如泉、常春恒、林树森、盖叫天、郑法祥、张翼鹏以及南方四大名旦,江南名净,江南名丑等一批海派表演艺术代表人物,在舞台综合艺术等方面有了一系列创新,他们继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在刻画人物、表现剧情、丰富程式、接近生活上,使海派表演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海派京剧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近代化转型的典范。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官方海报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

【海派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为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人顾坚初创。明万历年间,上海松江地区一带开始传唱昆曲。1578年青浦演出的《浣纱记》,为上海昆曲演出的最早记录。由明入清后,上海昆曲极为繁盛,新作不断问世,班社纷纷入沪。大章班、大雅班、全福班、鸿福班等苏州四大昆班相继南下,活跃在上海的舞台茶园。新乐府、仙霓社等昆班曲社纷纷在上海创建。1783年即乾隆48年,昆曲戏班组织专门成立“上海局”,足见其规模之盛。

明末清初,在京剧、徽剧等剧种的竞争下,昆曲日渐衰落。上海的有识之士和工商企业家纷纷资助兴办昆曲传习所,加之上海民间大量的曲社活动始终不断,为昆曲存亡继绝做出了卓越贡献。全国解放后,上海成立戏曲学校和京昆剧团,培养昆曲新人,举办昆剧观摩演出,使得昆曲这一古典艺术得以传承。

昆曲《浣纱记》

昆曲《牡丹亭》

 

【海派越剧】

海派越剧《红楼》

越剧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1852年,嵊州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炳所创的曲艺“落地唱书”为越剧的起源。这种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等。1917年,小歌班初进上海,两年后在上海立足。1923年,嵊州商人王金水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办第一个女班。翌年1月,22位赛姓女生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开始了由男子越剧向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演进。1928年,女班蜂拥来沪,上海几乎荟萃了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

上世纪40年代初,以“新越剧”为旗帜的改革使越剧形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和风格,进入了一个流派纷呈的阶段。都说上海是越剧的发祥地,这和越剧现有的13个流派全部诞生在上海有关,各个流派各具特色:袁派的纯朴委婉、尹派的潇洒缠绵、范派的宽厚阳刚、傅派的俏丽细腻、徐派的奔放高亢……

越剧《莫愁女》

海派戏曲的代表除了上文中的京剧、昆曲、越剧,还有沪剧、评弹、淮剧。小编将在《海派系列|海派戏曲II》中为大家带来沪剧、评弹、淮剧的分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 回望海派戏曲,朱争平,解放日报,2015

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47372174&ver=1&signature=P3U02lKQDhDAdLCQMM9ujTpEBN-CdDfJU0fShNTE87tEDRRHLvm45kuW2dTWfGhBB9XIAYw0PuA4ua4AmAMP4RmN–Zmylwj1w8htuOKSPpgq7j7ZBTq86Ujqyzi0yJ2F2*FRfdma6DgsIhYAQFWIg==

 

  1. 文化名家相聚上海丈量海派“文化版图”,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0328535597886058&wfr=spider&for=pc

  1. 昆曲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昆曲/216928?fr=aladdin
  2. 昆曲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7440364289211221&wfr=spider&for=pc

  1. 回望海派戏曲,戏剧传媒

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46591471&ver=1&signature=5XTcu-x-ezHcZfkyq7MiiPIbAz4XUtsapPNkRjeRz6HeSKzAhlDfU9YXaU911JoE2NMgTwHvw1r917hRJe1ENSh8rtErHjGs1jx-KgLuD8–sK4ilUS1cogB2zDu9KrPdr9dWcgQsY8HYj50dtZo0A==

 

  1. 海派戏曲何以引发全国关注

http://www.ccdy.cn/yishu/201805/t20180516_1384951.htm

  1. 走进经典走出经典成为经典

http://www.sohu.com/a/129694338_162758

  1. 什么是海派京剧?

http://www.sohu.com/a/205424828_804333

 

 

海派玉雕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说到海派文化,更为人熟知的是海派旗袍、海派建筑、海派戏曲,但其实海派玉雕也是海派文化重要体系。
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海派玉雕的内容与大家分享欣赏:
Shanghai-Style| 海派玉雕
海派玉雕是中国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为精神,“细膩精致”为特点的海派玉雕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中国南北流派的典型代表。 海派玉雕是以上海为中心地区的玉石雕刻艺术风格的流派,它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形成过程。
【海派玉雕的兴起】(1843年到20世纪30年代末)
1843 年上海开埠以前,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吴越文化,为海派文化的兴起提供了基础,开始孕育了海派文化。上海开埠以后,由于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贸易活跃,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通商口岸。上海工艺美术日益商业化,吸引各地艺人纷纷云集于此,前店后工场式的作坊甚多,出现兴盛繁荣的局面,并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
元寿里附近玉石雕刻艺人聚会的茶楼旧址 老城厢
1921一1940年间,上海玉器除生产佛像、仕女、香炉和花瓶等玉器摆件外,还有水晶球、人物头像、钮扣等小件。上海的“苏”、“扬”玉雕各自沿袭了其当地的传统技艺特色。在这个时期,上海珠宝商业生意兴旺,玉雕摆件类作品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以上海龙华古塔为模型的《翡翠珍珠塔》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最高奖,并被美国旧金山博物馆长期收藏。《翡翠珍珠塔》由33648颗珍珠、4328片翡翠等材料串扎而成。
【海派玉雕的成长】(20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上海工艺美术行业经历了十分艰难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和雕刻装备的改进,海派雕刻行业发展迅速。
这个时期上海玉器形成了以炉瓶、人物、花鸟、走兽为主的四大玉雕品种,这其中仿古炉瓶最具特色,其器形端庄典雅,纹饰古朴精致,享有“海派”玉器之称,孙天仪、魏正荣为其主要创始人。
海派风格的代表人物有:“炉瓶王”孙天仪,“南玉魁首”魏正荣,“南玉一怪”刘纪松,“飞兽大王”董天基等。他们的玉雕,更是海内外艺术爱好者、收藏家众口交誉的珍品。1955年,国家授予“老艺人”称号的有魏正荣、孙天仪、刘纪松、花长龙、关盛春。
“炉瓶王”孙天仪作品
“南玉一怪”刘纪松作品
由三绝艺人魏正荣领衔设计、13位雕刻技师合作雕刻的巨型密玉《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重2500多公斤,历时三年半,于 1962年完成。艺人们运用了圆雕、浮雕、透雕等技艺,生动刻划了我国41名登山队员的英雄壮举,作品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
制作国宝“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玉雕
【海派玉雕的创新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现在)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上海地区玉雕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0人,作品品类也以多达200多种。上海玉石雕刻最重要的五大类:炉瓶器皿、人物佛像、花鸟、走兽和天然瓶都已初具规模。“雕琢细腻,讲究章法、造型严谨、庄重古雅”,以及“炉瓶器皿精致、人物鸟兽生动传神”,成为海派玉雕的主要特色。
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玉雕厂的解体,海派玉雕从以往那种大规模、企业化的生产模式,逐步被个人及工作室的独立经营模式所取代,这也促使上海玉雕的技术力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发展。
海派玉雕推陈出新,兼容并蓄,在江浙地区玉雕艺人的雕刻风格基础上,既融汇扬帮、苏帮、南帮以及宫廷玉雕的工艺风格,又继承了中国明清玉雕精华,博采众长,在“细腻”上下功夫,由此涌现出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玉雕高手:“四大天王”称的吴德昇、刘忠荣、倪伟滨、于泾、“十八罗汉”颜桂明、中西合壁的“中西风”翟倚卫(原名翟念卫)和“东方少帅”王平等一大批新的玉雕名家。随着玉雕名家的涌现和市场的繁荣,又一次的将海派玉雕行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辉煌。“海派”玉雕领军人吴德昇创作的金丝玉作品《始祖》
“海派”玉雕领军人吴德昇作品
随着上海建埠以来,海派玉雕经历了萌芽兴起、成长和成熟期,如今已经进入了繁荣的局面。2009年8月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海派玉雕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献参考】
  • 孙嘉璐,海派玉雕的历史发展和非遗保护,吉林大学文学院,2015
  • 陆华,钱振峰.海派玉雕大师名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 钱振峰主编.海派玉雕大师名家 II [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
  • 高春明主编.上海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 温润如玉 气韵悠然,https://baike.baidu.com/article/427d0d5ae5f0d5c9065bcc7f.htm
  • 奥岩.中国玉雕产业基地发展状况浅析之上海篇.中国宝玉石协会官方网站.  http://www.jewellery.org.cn/news_nr.aspxContentID=8657&ClassID=92&CID=4&Maticsoft=306&Ms=92
  • 关心红.现代玉雕四大派系领风骚[N].民营经济报,2007-10-9(007).
  • 谢晓雯.划时代的艺术精品——清代玉雕[J].中国宝玉石,1995(02).
  • 茂竹华.圆润儒雅扬州玉雕艺人铭春秋[N].扬州晚报,2014-01-04(B7).
  • 孙敏.海派玉雕的传承与拓展[J].创意设计源,2011(06).
  • 上海美术志编纂委员会.上海美术志[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12).
  • 上海玉石雕刻业的历史和现状[J].  http://www.6367979.com/news.asp?ArticleID=504.
  • 扬州玉雕 辉耀海上-民国及建国初期的扬州玉雕艺术“扬州工”历史系列[N],扬州晚报,2013-6-22(B07)
  • 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志[M],2000(11).
  • 孙天仪官网,http://suntianyi.zxart.cn/
  • 南玉一怪——刘纪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368f4ab0101jhjm.html
  • 中国玉雕大师:吴德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b509dc40102vwvh.html
  • 玉雕大师翟倚卫的海派玉牌,http://news.163yu.com/mingjia/10653.html

海派菜肴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如此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

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文化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海上画派、海派文学、海派戏曲、海派建筑、海派服饰、海派方言等,它们建构了海派文化的独特内涵,奠定了海派文化的传统。

海派菜也是海派文化中重要且影响深远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文献与大家分享。

 

海派系列| 海派菜肴

“本帮菜”和“海派菜”

一说到上海菜,人们习惯用“本帮菜”或者是“海派菜”来概括,实则并不尽然,上海菜其实包含了“本帮”和“海派”两类。

【本帮菜】

“本帮菜”源自上海当地方言的叫法,是上海最早的本地风味菜。本帮菜朴实素雅,注重原味,甜咸适宜,浓淡兼长,清醇和美。烹饪方式有红烧、炸、炒、煸、爆、生煎、油焖、糟、等。著名的代表性菜肴有:糟鸡、白切肉、油爆虾、扣三丝、生煸草头等,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本地居民颇为喜爱。

说到本帮菜必然离不开“浓油赤酱”这个形容词。在大多数本地菜中酱油都被作为主要调味,如鸡骨酱、红烧鮰鱼、炒圈子等,就连生煸草头也带着些许淡红色的。但基于原材本身的质地和放料比例的多少以及火候的大小、烹制时间的长短等的不同成菜所呈现出来的特色也就各不相同。

鸡骨酱

浓油赤酱的本帮菜

红烧鮰鱼可以说是能真正体现本帮菜浓油赤酱的代表之一。地道的本帮红烧鮰鱼,经过三次换火,三次加水,精心焖烧,卤汁浓稠,色泽红亮,看似外表完整,实则已经软烂脱骨,酥香鲜甜,让人唇齿留香。

红烧鮰鱼

【海派菜】

“海派菜”也被称为新派上海菜,区别于“本帮菜”的独具地方风味,它是一种吸取众家之长、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饮食风格。体现出“川菜不辣,粤菜不生,扬菜不甜”等“海派”特色。这种风格影响下,汇聚了“苏锡菜、淮扬菜、宁菜、安徽菜、粤菜、京菜、川湘菜、潮菜、闽菜、豫菜、清真菜、素菜、本帮菜等16种地方风味……还有“英、美、法、德、意、俄”六大西式菜派系,形成了风味多样、品种丰富的局面。

厨师们在烹饪技术上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将外来菜系“上海化”,进行适当的融合、创新,形成既适应上海当地人口味,又满足外地人需求的新派上海菜,也被称为海派菜。海派菜式一种创新,是以“本帮菜”为“根”,进而不断吸取外来养分、精华来“枝繁叶茂”不断发展。降低大鱼大肉,浓油赤酱的分量,变得清淡些、细致些、色调淡雅些。

例如:苏、锡,浓郁香醇,口味由重甜改为轻甜使菜品更清鲜;杭州风味则保其清鲜细嫩,咸甜适度;扬州菜主料突出,口味清淡,注重用原汁、浓汤提味。各种菜系在上海得到了新的改良和发展,成为具有海派特色的海派菜。

海派菜的特点:“选料严谨,制作精致,口味浓厚而不油腻,清鲜而不淡薄,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油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本色艳丽而不庸俗,造型典雅而不芜杂,用器讲究,使菜肴如牡丹,绿叶相得益彰,所谓色、香、味俱全,形、器都有独到之处。例如腐乳肉,本帮菜是大块上桌,而经过改良的海派菜是将大块肉切成小块,放在好看的璃器皿里,在配上几瓣菜心,当灯光折射在盘中时,红绿生辉。

腐乳肉

当时中国人对于纯正西式菜存在着种种不适应,聪明的中国厨师对于西式菜进行了本土化改良,很快,他们摸索出了一套本土西餐的套路:模仿欧美西菜样式,运用中式烹饪方法,将西式和中式调味相结合,改良为国人喜爱的洋气风味:熟而鲜嫩、脆而酥香、汤汁浓且美。例如:深受上海人喜爱的“罗宋汤”,炸猪排。

罗宋汤

炸猪排

饮食的变迁,总是最为忠实的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变化。海派菜不同帮派的起落,同样也是各种“外乡人”在上海生根,起落的轨迹。

 

 

【老城隍庙的海派美食】

老城隍庙餐饮以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特色鲜明成为上海餐饮的首要代表,有“集各邦特色于一席,汇百家风味于一炉”之美称。城隍庙的美食不但很上海,还海纳百味,精致称绝,体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宽广胸怀,彰显海派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小编也为大家搜罗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在老城隍庙的餐饮品牌。

例如:

上海老饭店、德兴馆

上海老饭店

德兴馆

上海老饭店创建于清光绪元年,始创于1875年,原名“荣顺馆”。德兴馆是在上海十六铺小东门的另一家百年老店。这两家百年老店都是以传统经典的本帮菜为特色而起家。随着饭店名声渐起,客源的海纳百川,推动了本帮菜的革新。老饭店及德兴馆将老牌本帮菜翻新,以适应海内外人们的口味。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形成了一批以不同烹调方式烹制的质味不同的招牌菜来,如醉蟹、熏鱼、油爆虾、椒盐排骨、八宝辣酱、八宝鸭等等,在海内外都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即保留着弄弄的本地乡土味又融入了海派风味。

绿波廊

除此之外,有400多年历史的绿波廊酒楼(原名乐圃阆),集中了各领域点心高手、烹饪名师,精心制作各式点心,形态制作精致,口味极佳,有集城隍庙点心之大成之称。

豫园商城中心广场附近和和丰楼,更是汇聚各地百余种风味小吃,是传统和时尚融合的美食荟萃之地,使四海八方的游客都可以一满口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献参考】

 

 

老上海记忆,海派文化见证:石库门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小编也会时常将收集到的优秀文献整理了与大家共享。让我们更多地去了解、认识海派文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去保护、延续海派文化。
本文内容来自:邱笑羽(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中心)
石库门作为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记录着上海人熟悉却正逐渐远去的生活方式,洋溢着这个城市最本质最淳朴的气息,散落城市各处的石库门里弄彰显着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中共一大会址(树德里)
PART I  石库门的源起
石库门作为上海里弄住宅某一时期的基础单元,其发展与上海里弄住宅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里弄住宅最初出现在上海,是租界人口发展的结果。“里”是住宅片区的名,“弄”又称巷子,二者共同构成住宅片区的支架结构,建筑单元呈联排式布局。
上海里弄住宅(大德里、恒安坊)
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以及后来太平天国攻打上海,上海县城和附近其他县富人恐慌,纷纷涌入他们认为相对安全的租界,英商抓住机会,打破“华洋分居”局面,为逃往租界无房居住的富裕华人建造了大批英国伦敦毗连式的木板房,成为里弄住宅的雏形。鉴于木板房易燃且安全性低,人们开始思考更好的替代建筑形式,石库门应运而生。
石库门,分为早期石库门和后期石库门。
PART II 早期石库门
19世纪70年代,早期石库门诞生,其建筑形制源于江南传统民居,采取立帖式木构架承重,一般是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样式,平面布局延续传统民居中轴对称特征,大门位于中轴线上,进门后是天井,正对客堂,两侧厢房,客堂后面是横向楼梯,紧接着是后天井及灶披间,二层和一层大体类似。
早期石库门平面形制(三开间、五开间)
外观上,也颇具江南民居特色,如粉墙黛瓦、落地长窗、花鸟砖雕及带有雀替的门、马头形式或观音兜压顶的封火墙等。
石库门因脱胎于传统江南民居,更能给上海地区的人们带来亲切感和愉悦感,也更能被接受。因其乌漆实心厚木大门外有一圈石头门框,所以被称为“石箍门”。后因宁波、绍兴语言口音“箍”、“库”不分,“石箍门”就讹作“石库门”了,这就是后来所称的早期石库门。
早期石库门历史照片
PART III 后期石库门
20世纪10年代,上海人口进一步增长,由于社会发展,传统家族聚集居住演变成了小家庭分居模式,为了满足不同阶层的住房需求, 单开间户型逐渐增多,三开间两厢房和两开间一厢房逐渐减少。此阶段,虽然建筑整体外观保留了早期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形式,但单套平面布局和房屋外部装饰都出现了明显的中西合璧趋势。
平面布局方面,后期石库门增加了后厢房的布置,因而长方形后天井面积缩小。在灶披间上加盖亭子间,位于楼梯转弯处,房间的面积很小,因为通常朝北不见阳光,冬冷夏凉,通常做储藏间或佣人房;在亭子间上方加建晒台,作为夏季乘凉、晾衣晒被、种植花草的室外活动场所。
在这个阶段,从总体上讲,每户住宅的中心轴上还基本保持着由天井-客堂-后天井-附房的空间构成。天井虽小,但具备江南传统民居中天井的特征,外墙对外的封闭性还较强,甚至此时的房子可以看成是江南传统民居更加紧凑地搬到西式联排布局后折衷而成。
后期石库门平面形制(单开间、两开间)
后期石库门平面形制(三开间)
外部装饰方面,石库门门楣大多采用西式山花装饰,除了半圆形、三角形门楣外,还增加了长方形门楣,并且镶嵌有西式柱头花饰和线脚。早期石库门的马头墙、观音墙也被改成了欧式建筑风格的山墙,并且多采用巴洛克风格并配嵌西式装饰纹样。
吉庆里
建筑细部装饰(吉庆里)
斯文里(上海最大的石库门里弄)
由于这些变化的产生,人们把这一时期的石库门统称为后期石库门。
PART Ⅳ 新式里弄
20世纪20年代,上海开始出现新式里弄(不算作石库门里弄),新式里弄以砖墙承重取代了石库门的立帖式木构架承重。平面布局方面,新式石库门总平面注意通风、采光,一般做到尽量朝南向,总平面布置呈横向联列式。单体平面虽然仍是单开间和两间一厢,但是内部起了变化,原来石库门的客堂、前楼、厢房改进为起居室、卧室,还增设卫生间;开间与进深的比例,老式石库门1:3,新式石库门改进为1:2,流行开间阔、进深浅的平面;横向后天井改进为纵向后天井,以利对面邻屋有较大通风和采光空间;层数向三层发展。
新式里弄平面形制(单开间、两开间)
外部装饰方面,新式里弄以砖墙承重,屋面架人字木屋架,山墙上做西洋花饰和线脚。外墙采用清水墙和水泥粉刷墙,石库门取消门楣,外观简洁,门框改用水泥,门套有水泥、汰石子还有西式柱。
高福里
怡安坊
PART Ⅴ 小结
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式里弄、花园里弄和公寓式里弄接踵而至,石库门的形式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花园洋房及别墅,但石库门里弄这一风靡一时的建筑风格早已在上海这座城市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石库门是上海“海派文化”发展史的见证者,而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融汇中国吴越文化与西方文化因素的“海派文化”也造就了石库门的辉煌。石库门的建筑形式中西合璧,自由组合;建筑元素包罗万象,兼收并蓄;建筑符号深入生活,成为市井文化;建筑装饰的虚浮与建筑设计营造的精明实效,矛盾统一。
石库门,不仅见证了上海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同时也在我国建筑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不可磨灭的一笔。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赵李娜.当代上海石库门的文化功能与精神内核[J].文化遗产,2016(05):56-63.
[2]吴亚生.石库门里弄——上海区域文化特色的源起与展望[J].装饰,2016(04):34-36.
[3]季国良.城市化背景下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的特质[J].民俗研究,2015(02):155-160.
[4]王洁.欧洲建筑文化对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影响[J].公共艺术,2013(02):79-82.
[5]华赟杰. 上海石库门里弄的现状、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6]徐景达.石库门——典型的上海民居[J].住宅产业,2012(01):68-72.
[7]万勇,葛剑雄.上海石库门建筑群保护与更新的现实和建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51-59.
[8]张鹰,王沫.浅析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的演变及装饰特点[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12):73-77.
[9]黄岩松.上海石库门住宅的特征和变迁过程[J].安徽建筑,2006(06):41-43.
[10]杨秉德.早期西方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三条渠道[J].华中建筑,2005(01):159-163.
[11] 姜庆共,席闻雷.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石库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03):174-159.
[12] 陈海汶.上海石库门[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01):67-171.
[13] 曹炜.开埠后的上海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4-40

外滩的那些历史建筑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

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外滩,是上海近代城市的起点。在1843年开埠前,上海就已不是落后的小渔村了。上海一直被作为海运和江运的重要港口,在明清时期有“江南之通津,东南之会都”的美誉,上海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内向型经济,最繁华的地方是远离港口的老城厢以及城外的东南。直到鸦片战争开放“五口通商”,中国的第一个租界出现,第一艘抵达上海的外国商船在最初的外滩下锚。沿滩的那条沿着一大片荒芜浅滩的曲折、狭长的泥路便是外滩最早的路,是几百年来船夫拉纤踩出来的纤道。

外滩(白渡桥至金陵东路)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1843年上海开放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外滩一带地方,1845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签署了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上海租地章程》,划定了外滩在内的的830亩地为英租界。1846年,上海第一幢欧式建筑——英国领事馆落成。

上海第一幢欧式建筑——英国领事馆

此后,外滩(The Bund)迅速繁荣发展。1848年,临黄浦的纤道被改造成了18米宽的马路,马路东侧是码头、堆栈、本行和船厂,而西侧则是外商银行、商行、总会、报社的聚集地。外滩成为了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贸易中心,被称为“东方华尔街”。

外滩上矗立的万国建筑群,是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实体呈现,也是但凡聊起外滩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文化的沉淀,外滩最终形成了它独一无二的品质和韵味。

1928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外滩

今天小编收集整理了部分(中山东一路1号至15号)的外滩历史建筑的资料,让我一起游览一番外滩。欢迎大家补充分享。

海派文化| 外滩的那些历史建筑

【亚西亚大楼(中山东一路1号)】

亚西亚大楼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七层,竣工于1916年。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面为巴洛克式,六、七层有爱奥尼克双柱,整幢建筑平面呈回字形。1939年大楼又加高一层。

亚西亚大楼原址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 1917年,大楼被英商亚西亚石油公司收购,遂名亚西亚大楼。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

【上海总会(中山东一路2号)】

早期的上海总会旧址,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英国式的改进建筑,兴建于1864年。该建筑除保存英国传统建筑风格外,在二楼和三楼还增加了宽敞的长廊式内阳台。1905年总会筹备重建,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塔朗特(T.Tarrant)设计,1909年奠基,由英商聚兴营造厂施工,1910年竣工启用。新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六层,底楼高26.9米,十分引人注目。外观是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第三、四层中间有爱奥尼式列柱,顶层南北两端有塔楼。墙面装饰和塔楼式样具有巴洛克特征,内装潢由日本设计师参照日本帝国饭店装饰风格完成,有“东洋的伦敦”之称。走进上海总会,就能看到一条长达34米的酒吧吧台,这条大理石吧台黑白相间,豪华、壮丽。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二楼300多平方米的餐厅中竟无一根柱子。1956年,大楼曾交国际海员俱乐部使用,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有利大楼(中山东一路4号)】

建成于1916年,随即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租赁者于1922年出资重建。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租用该楼。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号”,这是英资 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也是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结构大楼。

【日清大楼(中山东一路5号)】

日清大楼是一幢六层钢筋水泥结构的日本近代西洋式建筑。大楼1925年建成,由德和洋行设计,外貌简洁,整幢大楼分为三段。一、二层为第一段,三、四、五层为第二段,顶层为第三段。五、六层之间有较深的挑檐,窗框周围饰有浮雕。属欧洲复古主义风格。因大楼原属日清汽船会社所有,故称为“日清大楼”。
1945年日本战败,日清汽船公司由中国政府接管。日清大楼也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建国后,大楼归海运局使用。

【元芳大楼(中山东一路6号)】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开办的第一家银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成立,行址为外滩6号。该楼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的“东印度式”建筑,原是一家拍卖行。因银行建筑对安全性能有一定的要求,1906年对旧楼进行了翻造。改建后的大楼为假四层,砖木结构。外形是具有维多利亚哥德式风格的市政厅式建筑。外装饰带有浓厚的欧洲宗教色彩,底楼和二楼的窗户都是并列的落地长窗,窗框上端为扇形,顶楼正面对称并列的五个尖顶上原来都有十字架(现已被拆除)。

20世纪20年代,通商银行为扩充业务,还购入隔壁外滩7号原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因大楼西侧有元芳弄,故名元芳大楼。 顶部两侧有方窟窿,外观为三段式,系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现房产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

这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后为中国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

【轮船招商总局(又名旗昌洋行),中山东一路9号】

大楼建于1901年,系英商玛孔逊洋行设计,是一幢高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外貌为新文艺复兴式,各层间都有明显的腰线。底层是石砌的外墙,门窗为拱形木结构,第二、三层正面原有古典柱式外廊,后被改为房间。外墙采用红色花岗岩石料,门斗上设凸出的阳台,内部楼梯曲折,木扶手和栏杆雕花显得十分精致。这里原来属美商旗昌洋行,解放后大楼交上海港务监督局等单位使用。

【汇丰大楼(中山东一路10~12号)】

汇丰大楼在外滩西洋建筑群中是一幢较为突出的作品。1923年,当时的英国人曾称之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间最华贵的建筑”。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英国德罗洋行施工。为求吉利,奠基时传说请风水先生择日,并埋下了大量的各国金币。该楼原是英商汇丰银行的办公楼。

汇丰大楼建筑风格属新古典派希腊式,平面呈方形,楼高五层,二至四层有六根罗马科林斯式柱,五楼中间有半圆形希腊式穹顶,高二层,整幢大楼显得古朴、典雅。大门内有高近20米的穹顶大厅,上层四周呈八角型,每个方向的壁面及穹顶均有彩色马赛克镶嵌组成的大型壁画。

【海关大楼(中山东一路13号)】

上海海关大楼自建成以来,一直是代表象征上海的主标志性建筑之一。早期的外滩海关是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官衙式建筑,建于1857年,三进楼房,中间有天井厅堂,两边是厢房,牌楼式的大门。1891年,上海道台对旧海关建筑进行重建,由英国人设计,国人杨斯盛的营造厂施工。1893年底,一幢中间五层高的哥特式方形钟楼,两边为对称的三层尖顶副楼的江海北关建筑落成。到1923年,原江海北关已不敷使用,相邻的汇丰银行大楼重建完工,外滩的其它大楼也多次重建。于是决定再次拆除重建新楼。新楼由公和洋行设计,于1927年12月19日建成。大楼的主建筑面对黄浦江,高8层,上面还有三层楼高的钟楼,共11层。外观设计采用希腊新古典风格,框架式钢筋结构,东面底部二层基座使用大量花岗石砌成。

最著名的是那四方形的钟楼,大钟有四个钟面,直径各为5.3米,当时为亚太地区之冠。紫铜的时针长2.5米,重36公斤,分针长3.16米,重60公斤。钟楼内有3个钟锤,最大的重2吨,另2个各重1吨。钟发条用0.01米粗的钢丝组绞,长达156米。每次上发条需要4人操作,花1小时才能完成。大钟用二种钟声报时,每15分钟,由4口小钟敲出有节奏的音乐声,每逢准点,十几吨的大钟被准时敲响,声音浑厚雄壮,回音可达10秒以上。

【交通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4号)】

交通银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二月成立,当年在上海设立分行。1880年,德国多家银行联合从颠地洋行买下了外滩14号的房产——一幢四层楼德国文艺复兴式建筑,设立了德华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9年10月,作为敌产,交通银行接管了德华银行,并迁入了外滩14号。1937年,银行决定重建大楼并开始设计,不久因抗战一直拖到1946年才正式开工,1948年10月竣工,该楼是解放前外滩建造的最后一幢大楼。重建的交通银行大楼由鸿达洋行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施工。大楼高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立面为对称造形,底层和大门门框采用黑色大理石贴面,中间顶部又有二层,共八层,装饰为艺术派风格,设有库房、空调等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大楼现由上海市总工会使用。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又名中央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5号)】

华俄道胜银行是创建于清朝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合资股东为中、俄、法三国。1896年,道胜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1910年收购了颠地洋行位于外滩15号的房产,并开始拆除重建。大楼由德商培高洋行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施工。楼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对称,大门两边各有一对券窗,具有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特色。二、三层正面使用六根爱奥尼克柱,柱顶均饰有欧洲神话人物头像雕塑。大门两侧柱顶原有一对精美的人物雕像(现已毁),底层的中央大厅贯通三层屋顶,并以彩绘玻璃天棚覆盖。厅内有对称布置通往二楼的白色大理石扶梯。二楼内壁也有精美的人物浮雕。外墙的底部用花岗石筑成,显得坚固无比。大楼虽仅三层,却是国内最早安装电梯的房屋。1991年,通过置换,上海外汇交易中心进驻此搂,成为第一家通过置换进入外滩的金融机构。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及ywf

 

【参考文献】

1.ywf,外滩的建筑,2015,https://wenku.baidu.com/view/44c14b5efab069dc51220156.html?from=search

2.戴理宏,上海外滩建筑简介,20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5021da0100nsha.html

3.蒋德江,浅论海派文化与海派建筑,2006,https://wenku.baidu.com/view/ebd3c4f7e009581b6bd9ebb7.html?from=search

海派建筑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说到上海,你会想到什么?
发达、小资、情调…
上海之所以如此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
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文化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海上画派、海派文学、海派戏曲、海派电影、海派服饰、海派方言等,它们建构了海派文化的独特内涵,奠定了海派文化的传统。
海派建筑也是海派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小编将这里与大家分享了解:

Shanghai-Style|海派建筑

海派建筑文化

海派建筑文化是海派文化的衍生物,海派建筑植根于海派文化的根基中。建筑历来是人类文化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不同文化在不同时代的价值趋向。海派建筑文化主要是上海近现代的建筑文化,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和发展的过程,形象地诠释了“西风东渐”。海派建筑有选择性的将西方住宅文化与本地居住理念融汇,使得我们能在一个城市中看到各种各样建筑风格并存。

海派建筑的特点

建筑文化突出表现在建筑风格上,海派建筑特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大家风范。既有传统的粉墙黛瓦,也有中西合璧的石库门,更有欧美不同时期的风格的花园洋房和高楼大厦,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成为万国建筑博览地。充分展现出了海派建筑的创新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特点。

海派建筑代表

石库门

作为将西方文化和汉族传统民居特点融合的新型建筑,石库门是最具有上海特色的民居,记录着上海人熟悉却正逐渐远去的生活方式,洋溢着这个城市最本质最淳朴的气息。
最早的石库门出现在1865年左右,由于城市初具规模,繁荣的工商业使上海人口从1865年的50万增加到1920年的200多万,导致住房紧俏。因此,城市密集型住宅“石库门”应运而生,“石库门”的结构布局源于传统江南大院,总体布局采用英美城市联排式。这是出于对土地使用率和住宅利用率的考虑,也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

中共一大会址(树德里)
不少石库门门套上有巴洛克装饰,但黑漆大门上又有中式的装饰,建筑上很多细节采用西方建筑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例如:
部分石库门的大门
吉庆里
石库门的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二层楼的四合院或三合院的形式,虽居闹市,但关起门自成天地,内部通常是一派典型的中式场景,例如:
高福里
石库门内景

 花园洋房

花园洋房,起源于英国,为了提升生活质量,中产阶级开始在市郊建造花园洋房,享受有庭有院还有露台的舒适生活。中国的花园洋房则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上海,是西洋文明与中国文化交织的产物。

英国花园洋房
自19世纪中期起,为上海、福建、广东一带上流阶层所专属,更具体地说,它是当时国内房地产开发商顺应上海租界辟建而带来的市场需求。从现在房地产定义观点来看,当时的花园洋房相当于现在的独栋别墅。
花园洋房多为欧洲和北美风格,也有少许南洋风格。建筑密度很低,绿化率较高,强调景观均好,首层普遍拥有私家花园,例如:
丁香花园

马勒别墅
杜美花园

外滩西式建筑

 外滩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华尔街”,在其周围聚集了20世界上海最重要的商业、金融建筑。从某种意义来说,外滩已经成为上海的标志。外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见证了上海的繁华奢靡。近代西方文明随着上海的开埠通商一并移入上海,并进而影响到上海的建筑风格。
外滩建筑
从延安东路到苏州河临黄埔江岸,存在一排建筑,包含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结合风格各异的多种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建筑群,例如:

麦克倍恩大楼
 建成于1913年。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麦克倍恩大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呈回字形,尽显华丽富贵,曾被誉为“外滩第一楼”。
上海总会大楼
 该楼建于1864年,是外滩著名的建筑。上海总会曾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重要的社交场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敌伪时期曾为日均海军武官府。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是上海最早采用水泥作建材的建筑,典型的英国复古主义样式,而南北两端又有一座巴洛克风格塔亭,让大楼更显巍峨挺拔。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建成于1897年,原来是一家拍卖行,3层殖民地式建筑。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以该大楼也曾被称为元芳大楼。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是哥特复兴式风格,立面为青、红砖的清水墙,各层窗洞自上而下运用尖券、平券、弧形券、半圆券等。
不论是石库门、花园洋房还是外滩建筑群,都体现了上海文化的欣欣向上、乐于创新、敢于冒险、易于吸纳新事物的特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赵李娜.当代上海石库门的文化功能与精神内核[J].文化遗产,2016(05):56-63.
[2]吴亚生.石库门里弄——上海区域文化特色的源起与展望[J].装饰,2016(04):34-36.
[3]季国良.城市化背景下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的特质[J].民俗研究,2015(02):155-160.
[4]王洁.欧洲建筑文化对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影响[J].公共艺术,2013(02):79-82.
[5]姜庆共,席闻雷.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石库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03):174-159.
[5]庞敏,穿梭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建筑文化[J].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06):296-300

海派系列| 海派文化的特征

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

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并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的海派,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既有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

“市政府的文件已经把海派文化定义为上海文化,我们今天讲上海文化就是海派文化。”(上海历史学会会长)海派文化是中国南北文化的结晶品是中西文化的化合物,是城市话过程中的中国文化,引领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上海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

海派文化特征鲜明,基本被总结为:开放性,创新性,扬弃性和多元性。今天小编就将与大家分享学习海派文化的这几个基本特征。欢迎学者们补充分享。

海派系列| 海派文化的特征鲜明

 

【开放性】

开放兼容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其开放型体现在在海纳百川,善于将各种文化融汇于本土文化中,为我所用,兼容并蓄,创风气之先。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正因这种地域文化的开放性使得海派文化多姿多彩、内涵丰富,同时也使海派文化得以传承和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发展。大批的外省市“移民”纷纷落户上海,上海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心态,张开双臂,迎接他们的到来,在此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海派文化的开放性进一步增强。

【创新性】

创新性是海派文化的另一特征,其中尤其以理念的创新最为重要。海纳百川并不等于全盘吸收,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其他文化,而是富有创新精神。在充分汲取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独特创新元素,使海派文化洋溢着创造的活力。例如,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石库门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罗宋汤是在饮食文化层面的创新。

【扬弃性】

在海派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难免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然而经过大浪淘沙,海派文化选择保持清醒的辨别,进行了有选择的有区别的地吸收和消化,不仅避免了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和盲从,还汲取并提升了各类文化的精华。这一过程充分表现出了海派文化的扬弃性。

【多元性】

海派文化是复杂的共同体,是海内外文化的复合体。海派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新文化,基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文化来源的多元、题材多元、功能多和受众多元的现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多内涵、多形式的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历史学会会长,上海历史文脉与海派文化,2018

http://www.sohu.com/a/232047851_488482

2.高长春,东华大学教授,海派时尚产业-海派文化的解读,2017,

https://mp.weixin.qq.com/s/7UoGFhcP2NO3mE9RLfypQw

3.熊月之.上海城市精神述论 [J].史林,2003(5):1-12.

4.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新世纪上海城市精神建设初探 [N].人民日报,2003-05-23 (9).

5.杨义.京派海派综论 [M].图志版.郭晓鸿,辑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7-49.

6.蔡丰明.吴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关系及影响 [J].江南论坛,2007 (6):53-56.

7.陈晔.传承与发展:海派文化一个世纪的嬗变,上海海洋大学,2013

 

 

 

发布日期:

预约提示

    门店
    地址: 中国上海徐汇区瑞平路230号保利时光里购物中心B1层002
    电话: 021-52581520 52581521
    captcha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4d3cda74db55ac41546db0544db5eef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